如何防治水蛭危害黃鱔
(1)原因:水蛭又叫螞蟥。自然界水體中有兩種水蛭是魚類的寄生蟲,一種叫頸蛭,主要寄生在鯉魚、鯽魚的鰓上,多數(shù)在湖泊水體中;另一種稱為尺蠖魚蛭,一般在小水體生存。這些水蛭主要寄生于黃鱔的鰓孔及體表吸取其血液,是黃鱔的大敵害。實踐證明,危害黃鱔的多數(shù)是中華頸蛭。
(2)癥狀:寄生在黃鱔頭部(鰓孔部位)的水蛭,體色往往隨著黃鱔的皮膚顏色變化而變化。水蛭寄生在鱔體時用肉眼可見到出血點,大量寄生時會引起鱔體流血不止,導致黃鱔貧血和發(fā)炎,并繼發(fā)水霉病,影響黃鱔的生長發(fā)育,嚴重時病鱔因不攝食和失血過多而死亡。
(3)防治
①調(diào)節(jié)水質(zhì):在生產(chǎn)季節(jié),每3-5天調(diào)換1次清潔新水,保持池水清新。每15天左右用魚蝦安消毒1次。
②取干枯絲瓜,浸濕豬鮮血后,放人已有病鱔的鱔池水中,每隔 1-2小時取絲瓜1次,可達到捉水蛭的目的。
③黃鱔患上該病,要及時采用濃度0.5毫克/千克的90%的晶體敵百蟲溶液全池潑灑。24小時后,調(diào)換池水,再按上述藥量潑灑1次。第3天同樣徹底調(diào)換池水,不久黃鱔會痊愈。
④取出病鱔,用2%的90%晶體敵百蟲溶液浸洗10-15分鐘,可起到殺滅水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