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狗魚,在分類學上屬鮭形日,狗魚科,狗魚屬。原產于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生長快,病害少,易垂釣,魚肉風味獨特,特別適合用來燒烤。目前,白斑狗魚在市場上數量稀少,價格較貴,是滿足特定消費層次需求的可適度開展養(yǎng)殖的魚類新品種之一。
1.生物學特性
(l)形態(tài)特征
體長稍側扁,尾柄短,吻長而扁平,似鴨嘴狀。魚眼大、口寬大,口長為頭長的1/2,尾鰭叉形,背側黃褐,有黑色細縱紋,體側有許多淡藍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鰭黃而微紅,奇鰭上有黑斑。
(2)生態(tài)習性
在自然條件下生活于寒冷地帶的河川、湖泊中,為亞冷水性、大型兇猛性魚類,適溫0-30℃,最適生長溫度20-23℃。在長江下游的池塘(深度2.5米左右)中可安全度夏。
(3)生長習性
白斑狗魚幼苗階段以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為食,稍大即捕食其他魚類。餌料不足時會自相殘食,為大型兇猛肉食性魚類。在天然水體中,最大個體體重可達40千克。幼魚集群活動,成魚分散覓食,行動迅速敏捷,?;顒佑谒輩仓?。
2.苗種培育
白斑狗魚剛出膜時幼體長為8.5-9毫米,到卵黃囊吸收完畢時為11-14毫米,此時可轉入魚苗培育階段。一般采用水泥池培育和池塘培育為主。
(l)水泥池培育
水泥池水面面積10-60平方米、池深0.5米。每平方米的放養(yǎng)密度為100-150尾。投喂小型浮游動物或剛出膜的其他魚類幼苗,如麥鯪等。水泥池育苗要求水質優(yōu)良,要及時調節(jié)換水,保證水體溶氧量較高,同時保證餌料充足。當魚的體長達4-7厘米后,如果餌料不足,會自相殘食,所以體長3-5厘米的魚苗必須移人大塘分疏進行成魚養(yǎng)殖。
(2)池塘培育
池塘面積大約在1-3畝,水深1-1.5米。放苗前15天,每畝用150千克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施放糞肥250-300千克,以培育充足的浮游動物作開口餌料。在放苗前3天,每畝用2-3千克黃豆制成的豆?jié){潑塘,以保證有足夠的餌料生物供餌料魚攝食。在放魚前l(fā)天,每畝投放麥鯪幼苗20萬~30萬尾作為白斑狗魚幼苗的餌料魚。白斑狗魚幼苗畝放2萬-3萬尾,放苗后繼續(xù)投喂黃豆?jié){,每畝每天用黃豆2-3千克,當魚苗長至45厘米左右時,要及時拉網分疏轉入咸魚塘養(yǎng)殖。
3.成魚養(yǎng)殖
(l)池塘條件
面積5-8畝,水深25米以上,水源充足,池塘水面放養(yǎng)水浮蓮等水生植物作遮陰,既可以防止自相殘食現象;又可以降低池水溫度,有利于度夏。
(2)培育餌料魚
白斑狗魚養(yǎng)殖成功的關鍵是餌料魚的供應。白斑狗魚以活餌料魚為食,其適口、適量問題尤為重要。餌料魚可以通過對鯽魚的自繁或引進家魚水花進行培育,餌料魚放養(yǎng)密度相對較高,每畝在20萬-30萬尾,潑灑投喂豆?jié){、麥粉、麩皮等,餌料魚一部分在狗魚池中先培養(yǎng),另外在其他池中專塘培育,在以后養(yǎng)殖中根據狗魚池中餌料魚的多少定期分批投喂。在餌料魚培養(yǎng)過程中定期進行消毒,防止原生動物引起的寄生蟲病害及細菌性腸炎病等。另外注意餌料魚的規(guī)格控制,在每次白斑狗魚分養(yǎng)后,根據白斑狗魚的相應規(guī)格在投喂上做出適當調整,餌料魚規(guī)格掌握在狗魚體長的1/3-1/2為適。
(3)魚苗放養(yǎng)
平均畝放1100尾,規(guī)格在3-5厘米,如經長途運輸,則運到后首先調溫,使袋內外水溫基本保持一致。在放養(yǎng)時,需要檢查魚苗是否受傷,并采取措施防止相互殘殺。
(4)適時分養(yǎng)
白斑狗魚生長較快,易出現大小分化、相互殘殺的現象.這是導致養(yǎng)殖失敗的主要原因。往往由于分養(yǎng)較遲,導致成活率較低。因此,在前期的一個月中每15天左右分養(yǎng)一次,根據其生長來看,4-5厘米的白斑狗魚經過一個月生長,平均可達到15-20厘米,以后的分養(yǎng)間隔為20-25天,在夏季高水溫期停止分養(yǎng),入秋以后間隔在30天左右分養(yǎng)一次為適。分養(yǎng)時機選擇也很重要,盡量選擇在陰雨天水溫相對較低的時候進行。分養(yǎng)較好使用分級篩,帶水操作,動作要快,避免損傷。分養(yǎng)后每立方米水體用溴氯海因0.3克潑灑消毒。進行大小分養(yǎng)后,投喂的餌料魚也應做相應分選,避免浪費。
(5)白斑狗魚養(yǎng)殖管理
每天檢查餌料魚情況及水質,白斑狗魚喜清潔的水體,對溶氧要求較高,如果溶氧低于1.8毫克/升,就會浮頭死亡。因此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溶氧量應控制在3毫克/升以上,經常添加新水,保持水質清新。同時需定期檢測白斑狗魚的生長情況、餌料魚的配套情況'由于白斑狗魚棲息在水的中下層,平時很難看見,需拋網打魚檢查。夏季水溫升高,需經常注入清水,在水面上設置水草,提高水位,盡量保持水溫在30℃以下,有條件的可以定期使用地下水進行降溫,效果較好。
(6)白斑狗魚病害防治
爛鰓病:在池塘養(yǎng)殖過程中,病害相對較少,如發(fā)生細菌性爛鰓病,可用0.3毫克/升優(yōu)氯凈或0.3毫克/升二濱海因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兩天,效果十分理想。同時,在高溫季節(jié)期每15天用02毫克/升優(yōu)氯凈消毒1次,并注意往水塘或水池中沖注溪水或河水,保持水質清爽,水溫清涼,更有利于其生長。
腐皮?。憾酁榘装吖肤~相互咬傷引起,在其尾部、背上出現紅斑,有的則發(fā)白腐爛,有時長有白色絨毛狀水霉。防治:①及時補充投放適口餌料魚,減少相殘現象;②發(fā)病池塘,每立方米水體用0.3克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潑灑,同時在餌料魚的飼料中投喂土霉素0.5%,連用3天。
車輪蟲病;由于餌料魚發(fā)塘密度較高,水中有機物較多,餌料魚苗種及白斑狗魚苗種易感染車輪蟲病,患病魚苗在水面有輕微浮頭現象,伏于池邊底泥上或漂浮于水面,檢查發(fā)現體表、鰓上黏液增多,通過鏡檢能找到較多車輪蟲。防治: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硫酸銅、硫酸亞鐵臺劑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