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是什么魚

(一)形態(tài)特征
羅非魚通指羅非魚屬魚類,分類上屬鱸形目,麗魚科,羅非魚屬。該屬魚計有60余種,包括亞種在內(nèi)有100種以上。羅非魚形似淡水的鯽魚,由于原產(chǎn)地在非洲,故又稱非洲鯽魚,簡稱非鯽。體側(cè)扁而高,鱗圓而硬,鼻孔左右各一,口裂寬而唇厚,下頜稍長于上領(lǐng);上下腭均有細(xì)密而尖利的腭齒;各鰭均發(fā)達,尤以背鰭更發(fā)達,并有多根尖銳的硬刺,捕捉時人手易被扎傷;尾鰭平截或圓扁形,不分叉;雌魚泄殖分別開孔,即前為肛門,后為尿道孔,中間為生殖孔:雄魚泄殖合開一孔,即前方為肛門.后邊為泄殖孔;體色有多種,如黑色、藍(lán)黑色、墨綠色、深灰色、棕灰色、灰黃色、灰白色、紅色等。體側(cè)及尾鰭上具有多條縱列斑紋。
(二)生活習(xí)性
羅非魚是熱帶魚類,故適應(yīng)棲息在常年水溫較高的水域,畏寒。莫桑比克羅非魚適溫范圍:最適溫度25℃—33℃,臨界高溫38℃-39℃,臨界低溫14~13℃。尼羅羅非魚適溫為16~40℃,最適溫度25-35℃,臨界低溫12-11℃。福壽魚適溫為16℃-40℃,最適溫度25-35℃,臨界低溫11-10℃。
羅非魚屬魚類是廣鹽性魚類。莫桑比克羅非魚能在淡水至鹽度30‰-40‰的海水中正常生活;尼羅羅非魚能在淡水至鹽度15‰的海水中正常生活。若逐步馴化,可在35‰海水中正常生活;福壽魚對鹽度的適應(yīng)介于兩親本之間。生活在高鹽度水體中的羅非魚,可以直接進入淡水中生活,但反過來則不行,必須逐步咸化才能從淡水進入海水中生活。
羅非魚耐低氧能力強。水中溶氧降至1.5毫克/升時,生活仍較正常,水體溶氧為1.1—1.0毫克/升時,羅非魚出現(xiàn)缺氧浮頭,窒息點溶氧為0.5-0.4毫克/升。羅非魚對酸堿度也有較強適應(yīng)能力,但在中性或微堿性水體中生長更好。羅非魚屬中下層魚類,喜歡棲息在淺水水域的中下層,但在晴暖天氣也到水表覓食。在稻田中飼養(yǎng),多在淺水邊活動,耐肥力、耐污力強,能在其他魚類難以適應(yīng)的肥水稻田和污水稻田中生活。
(三)羅非魚吃什么
羅非魚屬魚類的食性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草食性的,如剛果羅非魚、齊氏羅非魚、索尤羅非魚等;另一類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我國至今為止引進的羅非魚均屬此類,雜食性羅非魚鰓耙較多,能有效地濾食浮游生物和懸浮有機顆粒。
我國養(yǎng)殖的主要幾種羅非魚,多以浮游生物、有機碎屑、底棲生物、水草、陸草、瓜蔓葉、菜葉等為主要食料,也捕食小魚蝦,饑餓時捕食同類小魚及吞食淤泥,從中消化有機物質(zhì)。羅非魚特別是尼羅羅非魚及福壽魚,能大量攝食藍(lán)、綠藻,占食物量的70%-80%,對鰱魚難以消化的微囊藻、擬魚腥藻等消化率也達85%,對小球藻消化率達50%。凡飼養(yǎng)一定數(shù)量羅非魚的稻田,枝角類等浮游動物都被大量攝食,使其難以形成優(yōu)勢種群。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喜食各種青飼料和精飼料,特別是油餅類、糠麩類飼料更有吸引力。羅非魚仔稚魚食性同家魚苗種的食性相同。
(四)繁殖習(xí)性
羅非魚6個月即達性成熟。體重200克左右的雌魚可懷卵1000-1500粒。當(dāng)水溫達到20℃~32℃,成熟雄魚開始“挖窩”,成熟雌魚便進窩配對,產(chǎn)出成熟卵子含于口腔內(nèi),雄魚同時排出成熟精子,隨水流進入雌魚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魚口腔內(nèi)發(fā)育。當(dāng)水溫達25~30℃時,經(jīng)4天一5天即可孵出幼魚。幼魚至卵黃囊消失時離開母體。羅非魚的繁殖與一般養(yǎng)殖魚類不同,其性成熟早,產(chǎn)卵周期短。一年能繁殖幾代,雌魚將受精卵含于口腔中孵化.因此對繁殖條件要求不嚴(yán),能在小水面靜水體內(nèi)自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