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化性質
① 漁藥的溶解度(脂溶性、水溶性)。
② 酸堿度、解離度。
③穩(wěn)定性:漂白粉在空氣中遇二氧化碳緩慢分解,而二氧化氯較穩(wěn)定,其藥效要強于漂白粉;三氯異氰尿酸在酸性條件下要比在堿性條件下穩(wěn)定,它的藥效在酸性條件下就強。
④ 揮發(fā)性。
⑤ 吸附力:漁藥的顆粒大小,它相對的表面積就大,機體對其吸附力強。
2 劑型
漁藥的劑型可以影響漁藥在水生動物機體內的吸收速率,導致體內血藥濃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差異,從而影響療效。研究表明,藥物的劑型不同,即使在其藥物劑量相同的情況下,其作用強度、作用效果和作用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常需要用生物當量,即漁藥的不同制劑能達到相同血藥濃度的劑量比值,作為比較標準來衡量藥效強度。因此應根據(jù)水生動物的種類和規(guī)格、發(fā)病類型及程度、漁藥的性質等加以選用相應的劑型。只有合理的劑型,并通過正確的給藥方法,才能保證用藥效果。
由于水生動物種類繁多,生態(tài)習性、生理特點、攝食方式各異,因此選擇正確的劑型對有效地發(fā)揮漁藥的療效尤為重要。此外,漁藥的有效成分的含量、純度和均勻度、填充劑和賦形劑的類別以及生產工藝過程等都會影響漁藥的劑型,從而影響藥效的發(fā)揮。
3 劑量
劑量是指漁藥的用量,在安全范圍內,漁藥的作用會隨劑量的大小而有相應的差異,有的漁藥還會因劑量的變化而發(fā)生質的變化。如大黃在小劑量時有健胃作用,中等劑量時表現(xiàn)出止瀉作用,而在大劑量下卻起著瀉下作用;又如大多數(shù)金屬收斂藥(如硫酸鋅等)用于局部時,低濃度表現(xiàn)收斂作用,中等濃度時出現(xiàn)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則表現(xiàn)出腐蝕作用
不同個體對同一劑量漁藥的反映也存在差異的,因此對于不同的水生動物甚至同一種水生動物的不同年齡、不同養(yǎng)殖階段,以至不同生理狀態(tài)其漁藥的給予劑量也應有所不同。
此外,不同病原菌或同一病原菌的不同株其耐藥性可有差異,且常有地區(qū)特點。生產上為增強藥效、避免耐藥菌株的產生,常采用聯(lián)合用藥、使用窄譜抗菌藥等方法。
任何漁藥只有在其劑量范圍內使用,才能做到安全有效。當使用劑量不足時,漁藥有可能不產生明顯效應,從而達不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相反,當漁藥超過一定的劑量范圍就可能使其作用由量變引起質變,導致水生動物中毒,甚至死亡。這一現(xiàn)象在消毒劑、殺蟲劑尤為明顯。
漁藥一般采取“群體化”給藥的方法,對于劑量的確定,在口服給藥時,常以主動攝食的水生動物的總體重計算給藥劑量,藥浴或全池潑灑給藥則按水體體積計算給藥劑量
4、漁藥的相互作用
一種漁藥能夠使另一種漁藥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變化,如通過影響胃腸道對漁藥的吸收,競爭血漿蛋白結合點,誘導或抑制肝臟藥物代謝酶的活性,影響腎臟對漁藥的排泄等,從而影響另一種漁藥的血藥濃度,改變其作用強度。
一種漁藥與另一種漁藥作用可表現(xiàn)出無關作用、協(xié)同作用、累加作用和拮抗作用等。
(1)無關作用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漁藥作用于同一種細菌時,其抗菌作用不變。
(2)協(xié)同作用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漁藥合用時所需濃度較它們分別單獨使用時低,且療效增加。
(3)如果漁藥作用的效果僅等于各藥之合,則為累加作用。
(4)漁藥合用的效果小于其單獨使用時作用的總和,則為拮抗作用。有些漁藥合用時不僅表現(xiàn)出協(xié)同作用,還能相互糾正缺點,提高療效。三磺合劑就是將三個磺胺類藥合并使用,制成混懸劑,在它們的抗菌效果增強的同時,還降低其對腎臟的毒性。有些有毒副作用的漁藥合用時,不會使其毒副作用減弱,反而會導致其增強,如鏈霉素、慶大霉素或新霉素同時或先后使用均可致腎臟毒性反映增加。對存在拮抗作用的漁藥稱為配伍禁忌,如非要用三氯異氰尿酸和生石灰防治魚病時,二者間隔時間要在7天以上。
5. 漁藥的保管與貯藏
漁藥的儲藏與保管也會直接影響著藥效,有的漁藥因保管不當使藥效喪失,如漂白粉在CO2、光熱的作用下會迅速失效;硫酸亞鐵與空氣接觸會生成堿式硫酸亞鐵,失去藥效。
6 給藥方法
給藥的途徑會影響水生動物對漁藥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血藥濃度,從而影響漁藥作用的快慢與強弱,甚至會影響作用的性質。
①口服法
給藥時水生動物胃腸內食糜的充盈度、酸堿度等會影響漁藥的作用效果。
一般來說,易被消化液破壞的漁藥不宜口服,如青霉素、鏈霉素等; 當患病的水生動物食欲下降、食量減少或停食時,由于攝取藥餌較少,或根本沒有攝取,則漁藥達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類漁藥或長期、大量地使用藥餌,易使病原體產生耐藥性。
對濾食性動物(包括水生動物的幼體階段),投喂藥餌難以達到藥效。
有些有異味的漁藥,會影響水生動物的攝食,而達不到防治效果。
②遍灑法
漁藥分散的均勻度常會影響其作用。水位較深的養(yǎng)殖水體在高溫時易形成溫躍層,若按常規(guī)劑量給藥,由于水體上下密度不同,使得上層漁藥濃度較高,下層漁藥濃度較低,易造成水生動物中毒。
7 給藥時間
同一藥物,相同劑量,在不同的時間給藥,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應根據(jù)水生動物的生理特性、攝食習慣、生態(tài)習性、給藥途徑及環(huán)境條件而選擇適宜的給藥時間,是提高藥效、保證用藥安全的一個重要措施。一般常選擇在晴天上午11時前(9-11點)或下午3時后(15:00-17:00)給藥,因為這時藥效發(fā)生快、藥效強、毒副作用小。
8病原體的狀態(tài)和抵抗力
有些能形成孢囊的寄生蟲,在藥物的刺激下往往能形成孢囊,它們對藥物的抵抗力就明顯加強,此外,捕撈、運輸、換水等應激因素,也能增加水產動物對藥物的敏感性。
9 療程
對于病情重、持續(xù)時間長的疾病一定要有足夠的療程,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否則治療不徹底,易于復發(fā),同時也會使病原體產生抗藥性。
一般來說,抗生素類藥的療程為5-7天,殺蟲類藥療程為1-2天,不同的病原體療程也不同。
10 水溫
大部分漁藥的藥效與水溫呈正相關,水溫升高時,藥效作用及產生作用的速度也就相應增強
表面活性劑新潔爾滅,在37℃時只需20℃時一半濃度便可達到相同的殺菌效果。但水溫變化對各種漁藥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如某些消毒劑,當水溫按等差級數(shù)遞增時,殺菌速度則會按幾何級數(shù)遞增;而有些漁藥(如硫酸銅、漂白粉等)水溫升高對其藥效的加強并不明顯,反而會使其毒性增強有些漁藥,如溴氰菊脂,其藥效與水溫呈負相關,當水溫升至20℃以上時,其藥效明顯比20℃以下時低。
水溫除了影響藥物的藥效外,還會影響漁藥的毒性和穩(wěn)定性。
高錳酸鉀在水溫25℃時對魚類的毒性作用明顯要比20℃時高;將硫酸銅在60℃的水溫中溶解,則可使其失效;水溫過低時有的漁藥難以發(fā)揮藥效。
通常情況下,漁藥的用量是指水溫20℃時的基礎用量,水溫升高時應酌情減少;降低時,應適當增加用量。
11 酸堿度
養(yǎng)殖水體的酸堿度是波動的,水質肥、氣溫高(如夏季中午)時pH會有一定幅度地上升,由于水體酸堿度的變化,漁藥就會產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酸性漁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四環(huán)素等漁藥,在偏堿性的水體中其作用減弱而堿性漁藥(如卡那霉素)。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如新潔爾滅)、磺胺類漁藥等則會隨水體酸堿度的升高作用增強。
有的漁藥由于水體酸堿度的變化,會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而使藥效與毒性發(fā)生較大的變化
漂白粉的消毒殺菌作用是由于其水解所生成的次氯酸,但在堿性環(huán)境中次氯酸易解離成次氯酸根離子,使消毒作用減弱.在pH6.5以下,0.2-0.4㎎/L濃度即有較強的殺菌力,而在pH8時,0.8-1.6㎎/L才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敵百蟲在堿性環(huán)境下可轉化為劇毒的敵敵畏,且轉化速度隨PH和水溫升高而加快。
酸堿度對藥物作用的影響機理是:
A改變漁藥的理化性質,如溶解度、解離度、通透性及分子結構等,對消毒劑、殺蟲劑尤為明顯。
B影響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及對其的親和力。通常病原微生物生長的最適pH6-8。
12 有機物
養(yǎng)殖水體是一個富含有機物的水體,水體有機物的含量及其種類與水體的性質、養(yǎng)殖動物的種類與密度、投餌、施肥等因素密切相關。由于有機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干擾外用漁藥的效果。
有機物影響漁藥的機理是:
A有機物在病原體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妨礙了漁藥與病原體的直接接觸,從而延誤了漁藥對病原體的殺滅作用。
B有機物與漁藥(消毒劑、殺蟲劑等)結合,降低了漁藥的溶解度,從而阻礙漁藥與病原體的結合,影響漁藥的作用。
C有機物與漁藥發(fā)生作用,形成了一種新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不僅減弱了漁藥對病原體的殺滅力,而且由于它們的不溶性,又能吸附周圍其他一些物質,共同產生保護病原體的機械屏障。
漁藥受有機物影響的程度不盡相同:使用高錳酸鉀消毒時,它要先將有機物氧化后,才可對病原體產生相應的作用。有機物對次氯酸鹽的影響要大于氯代異氰尿酸
季銨鹽類(新潔爾滅)、過氧化物類(過氧化氫)漁藥等的藥效作用也會明顯地受有機物的影響。有的漁藥受影響較小,如聚維酮碘等。
13 光照和季節(jié)
在白晝與黑夜,水生動物對藥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它們夜間比白天的反應弱,且傍晚或夜間由于氣溫、水溫降低,減少了水生動物的不安和體能消耗,對漁藥的耐受能力增強。同樣,夏季與冬季相比,由于夏季水溫較高,水生動物活動力強,它們對漁藥也較冬季敏感。
有些漁藥見光易分解,因此盡量避免在光照較強時給藥。如高錳酸鉀 有的漁藥由于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溫度高時其作用降低,所以受季節(jié)的影響也就較大,如溴氰菊脂的殺蟲效果春季使用要比夏季明顯好。
14 動物狀態(tài)
水生動物自身的情況和生理狀態(tài)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藥效作用。
(1)種屬差異:不同種、系水產動物或同種系不同個體間對藥物的敏感性存在差異。
(2)生理差異:一般幼齡、老齡水產動物對藥物比較敏感;
(3)個體差異:不同的個體對藥物的耐受性是不同的,這也許與個體的遺傳因素有關;
(4)機體的機能與病理狀況:一般瘦弱、營養(yǎng)不良和處于病理狀況下的水生動物對藥物比較敏感。
15 盛藥容器
漁藥大多是化學合成物,尤其是起消毒作用的一些氯制劑,氧化性強,易與金屬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成分和性質發(fā)生變化,輕則降低藥效,重則產生毒副作用。故儲存時一般選用木質、陶瓷或塑料等非金屬類制成的容器,盡量不使用金屬器皿。
(中國西南漁業(yè)網編輯整理)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上一條:狗尾草種子價格及種植方法
- 下一條:暫無
>> 同類技術
- [養(yǎng)魚技術] 網箱養(yǎng)殖草魚 分批賣一年增
- [養(yǎng)魚技術] 網箱養(yǎng)殖草魚技術要點
- [養(yǎng)魚技術] 美國紅魚飼養(yǎng)技術(2011.5.2
- [養(yǎng)魚技術] 較新科學養(yǎng)殖:一畝半水面養(yǎng)
- [養(yǎng)魚技術] 用蜂蜜喂養(yǎng)草魚能增產
- [養(yǎng)魚技術] 觀賞魚之王——錦鯉養(yǎng)殖技術
- [養(yǎng)魚技術] 海鱸養(yǎng)殖高手連續(xù)七年不虧的
- [養(yǎng)魚技術] 家魚出血病綜合防治措施
- [養(yǎng)魚技術] 鯽魚高產養(yǎng)殖方法
- [養(yǎng)魚技術] 蘇祥錦:土池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
相關評論
按分類瀏覽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