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活血是中醫(yī)上的一個概念,類似于“活血化瘀”。那么我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需要理氣活血呢?在由于各種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臟腑功能失調(diào)或者是因為外力使局部血脈不通的情況下,導致人體的某一部位或組織血行不暢,這時我們方需要理氣活血。理氣活血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飲食入手,多食用一些有助于理氣活血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是理氣活血的“良藥”呢?戳進來看看你就知道啦!
理氣活血,這樣吃最有效!
荔枝米蕎粥
所需食材:大米50g、米蕎20g、荔枝100g、枸杞3g、冰糖適量。
制作步驟:(1)將大米淘洗干凈,提前泡發(fā)2小時,米蕎淘洗干凈備用;
(2)把大米放入煮鍋里加入適量水煮沸;
(3)放入米蕎同煮,放入枸杞同煮;
(4)粥快煮熟時放入冰糖同煮至煮熟;
(5)荔枝洗凈去皮放案板上切成小?。?
(6)把切好的荔枝放入碗底,粥熬好后稍放涼舀入荔枝碗中即可食用。
荔枝炒絲瓜
所需食材:絲瓜200g、荔枝12個、油、鹽適量、雞精2g、紅甜椒1個。
制作步驟:(1)荔枝去殼去核,洗凈,絲瓜洗凈去皮,切塊,紅甜椒洗凈切塊;
(2)熱鍋涼油加紅辣椒翻炒,加入絲瓜炒軟,加荔枝翻炒均勻;
(3)加鹽,加雞精翻炒均勻即可。
紅糖黑棗姜茶所需食材:姜10g、黑棗5粒、紅糖8g、水350ml。
制作步驟:(1)姜切片,黑棗沖冼;
(2)鍋中煮沸水放入姜片、黑棗,小火煮20分鐘;
(3)放入適合自己甜味的紅糖攪均即可飲用。
黑芝麻核桃粥
所需食材:大米30g、糯米20g、核桃仁30g、黑芝麻30g、冰糖適量。
制作步驟:(1)大米和糯米用清水浸泡10分鐘;(2)鍋中水燒開放入大米和糯米,大火煮開加蓋小火燉煮;
(4)米粥煮至粘稠加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
(5)再放入黑芝麻和核桃仁,攪拌均勻煮上2分鐘關火。
黑木耳炒山藥
所需食材:山藥250g、水發(fā)黑木耳250g、油鹽、老湯、醬油適量、五香粉少許、紅辣椒少許、蒜苗適量。
制作步驟:(1)山藥洗凈上面浮土,去皮,切成片;(2)鍋底少許油下入山藥翻炒,下入紅辣椒段;
(3)水發(fā)木耳大些的用手撕炒年糕適當大小,放入鍋內(nèi);
(4)翻炒均勻后倒入適量老湯,用醬油、五香粉、適量鹽調(diào)味;
(5)大火收汁后撒少許蒜苗段翻炒均勻,成盤即可。
米醋泡黑豆
所需食材:黑豆100g、米醋450g,
制作步驟:(1)黑豆洗干凈,濾干水分;
(2)鍋洗凈,干鍋,放入黑豆;
(3)中小火不斷翻炒,炒至黑豆的表皮開裂,繼續(xù)炒5—8分鐘左右,倒出,攤涼;
(4)把攤涼后的黑豆倒入干凈干爽的玻璃瓶里,不要倒?jié)M哈,黑豆占瓶子1/3左右就可以了;
(5)加入米醋,米醋跟黑豆的比例是1:3左右;
(6)蓋上瓶蓋,密封,等黑豆充分吸收米醋,膨脹變得很飽滿后即可食用。
食用這些理氣補血的中藥比進行食療更加直接快速1、川芎
川芎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含有揮發(fā)油、生物堿、酚性物質(zhì)、內(nèi)酯類、有機酸等營養(yǎng)元素;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夠降低血小板表面的活性,抗血拴的形成,并對已形成的凝聚塊有著解聚的作用;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還有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助于理氣活血、祛風止痛,適用于由外感風邪引起的頭痛、風濕身痛、關節(jié)痛,瘀血等所導致的各種病癥,如冠心病脈管炎、高血壓。
用量:1.5--9克;但陰虛火旺癥不宜用。
2、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根,含菲醌類成分:丹參酮,異丹參酮,隱丹參酮等;能夠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并能減緩心率;能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有抗凝血作用,還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一切急慢性病,只要有瘀血或血流不暢征象者都可運用。
中醫(y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能理氣活血,生新血,涼血,安神,適用于心絞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血崩帶下、癥癜、瘀血腹痛、骨節(jié)疼痛、驚悸不眠、惡瘡腫痛等癥。
用量:一般9--30克,但月經(jīng)過多及咳血、尿血者,慎用。
3、紅花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花,含二氫黃酮類成分:紅花甙,紅花醌甙以及新紅花甙,另外,還含有紅花油,木聚糖類等。紅花制劑有增加冠狀動脈及股動脈血流量的作用;有降低血壓,抗凝血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使心臟迅速恢復正常跳動,且不易發(fā)生纖顫的伏點,并有顯著的抗缺氧作用;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使子宮收縮的節(jié)律性明顯增加。
中醫(yī)認為,其性溫,味辛、理氣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適用于閉經(jīng)、痛經(jīng),惡露不行、腹部腫塊、跌撲損傷等癥。
用量:一般2—9克;但無瘀血者及孕婦忌用。
理氣活血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經(jīng)常食用方可奏效,而理氣活血的中藥則要嚴格按照醫(yī)生所提出的的劑量食用,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的舒暢愉悅,參加適量的體育活動,對于理氣活血也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