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貴,小名:桂桂。安徽宣城貍橋二十年蟹農,42歲,男。蟹塘面積28畝,位于水陽江流域與江蘇高淳,安徽當涂隔水陽江而望,是蘇南,皖南大閘蟹養(yǎng)殖的主產區(qū)。
養(yǎng)蟹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夫妻二人有著江南人能吃苦耐勞的典型精神,說起養(yǎng)蟹能講出幾天的養(yǎng)蟹經,對養(yǎng)蟹非常執(zhí)著。
2017年11月2日,這一天對于桂桂來說意義非凡,超越了歷史,桂桂的畝產超過300斤/畝,他說今年牛逼了。雖然蟹價不如去年,畝產萬元以上,已經不成問題了,目前,塘口產量還在2、3百斤以上/每天。10天前出本(5000元/畝成本,地租便宜)。
現在累計出蟹8500斤左右。已售大閘蟹規(guī)格平均母25,公35左右,存塘公蟹35起步,4公主打。問及今年畝產凈利,他告訴我們要等清塘再說。
現在,翻開李老板的2017年養(yǎng)蟹成本帳,給大家看看:
一、【蟹塘處理】
28畝,環(huán)溝型,清塘方式:采用茶籽餅+石灰滅雜,曬板后,用生石灰對土壤消毒及調整土壤PH,進水后用含氯成份的藥品對水體消毒。
二、【塘口種草】
伊樂草種植環(huán)溝,板田輪葉黑藻,苦草混種。
塘口種草施用自制有發(fā)酵機肥(以黃腐酸鉀拌料)一次性施基礎肥。
三、【蟹苗投入】
長江系母本苗種,每畝1500只,當地水陽苗。規(guī)格60—70頭,放苗時間,臘月,一次性放入環(huán)溝,板田圍網養(yǎng)草。
四、【藥品基礎投入】
消毒以石灰,二氧化氯,復合碘劑為主,底改以季磷鹽、過硫酸氫鉀、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明礬,聚合氯化鋁為主。殺寄生蟲:7水硫酸鋅。
殺蟲以植物提取物藥品為主,方式:高溫殺蟲及控制浮游生物,對藍藻,青苔采用自配方綠色環(huán)保方式進行滅殺。(所有藥品投入在5000塊左右,約180塊一畝用藥成本),所有使用藥品,配方由老潘提供,本地自購。
肥水方式:自制肥水膏(低溫發(fā)酵浸取)(老潘提供配方)
生物菌類使用:光合菌,芽孢桿菌有限施用。(自培式)
全程不使用任何非藥品調水,抗應激,補鈣等一些神藥,偽藥品。
五、【投喂方式】
老潘懶漢投餌法——開口料以玉米(熟)+鮮魚粒為主。輔以少量飼料。采用每月(復合維生素)Vc十抗病毒藥品拌料。
拌料投喂,全程以海魚為主,以隔天投喂方式為主。
螺螄分三次投入:臘月,清明,6月左右,投入量500-700斤左右/畝。
用水方式:春季低溫,采用只進不出添水,內部循環(huán)法,夏秋高溫采用夜間每天套水法,超高溫塘口深水法。
六、【日常管理方式】
由養(yǎng)蟹者說公眾號作者老潘,饒小坤全程支持。
看完以上內容,大家要問?李秉貴與養(yǎng)蟹者說是什么關系?
用李秉貴的話說:我與潘哥是兄弟,又是朋友,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養(yǎng)蟹而認識于高淳,因為喝酒而成為朋友,再因為突破不了養(yǎng)蟹技術而加入了養(yǎng)蟹者微群,成為潘哥,饒總的粉絲。
今年,看到了養(yǎng)蟹二十年最大的收獲。
另外,因為今年管理方式的相對簡單,心中有底,塘口交給妻子,自己遙控指揮。高溫6,7,8月三個月,自己還出門為江沙船打工,賺了幾個月的外塊。
自己養(yǎng)蟹二十年,以前總認為養(yǎng)蟹還可以,但是,就是賺不到大錢,今年先進次有賺了大錢的感覺。
今年,令他感概的事,7月份,先是塘口水渾,草出問題,妻子在家很著急,問怎么辦,通過視頻,潘哥只告訴他二個字——殺蟲!
自養(yǎng)蟹二十年來,從未聽說過高溫殺蟲的技術,讓老婆去藥店買藥,整個高淳藥店競然不敢賣藥,賣藥的都感覺這個人是不是瘋了,這么高溫度居然還搞殺蟲,不怕死啊!
但是呢,最后通過養(yǎng)蟹者說微信群群友的幫助,買到了這類殺蟲的藥品,在殺蟲的當晚,妻子與他心里很擔心,怕出問題,桂桂忍不住還給老潘打電話,問:潘哥,殺蟲了,不會有問題吧?
電話那頭:還是那句話,有問題,我負責!
三天后,水清草有起色,妻子電話告訴他的結果,把視頻發(fā)到了群里。
這個時候,有人還在網上傳授高溫不能殺蟲的先進理論。
今年,最難受的日子,是八月的藍藻,在試過藥品店各種忽悠藥后,沒有效果,還是老潘的殺藍藻的配方,解決了問題。
用李秉貴夫妻話說——今年,我們走對了!
明年,我們將更有底了。
養(yǎng)蟹,因為認識了養(yǎng)蟹者說公眾號,我把大閘蟹養(yǎng)到了三百斤/畝,相信群里面肯定還有產量比我還高的朋友,但是呢!我自己挺滿足的,養(yǎng)蟹這么多年來頭一次產量超過三百斤,更重要的是今年養(yǎng)殖成本還降低了很多,尤其是用藥方面,以前用各種調水藥品就沒有哪一年用藥低于300塊一畝的成本。
接觸養(yǎng)蟹者說之后,思路有一種轉變,用藥只是輔助性的,最核心的還是你對養(yǎng)殖管理細節(jié)的把控,只有管理地更加細致之后,你會發(fā)現果然用藥都少了很多,很多時間點并不需要用一些藥,需要用的都是用一些關鍵性的基礎藥品!
說實話真的需要感謝養(yǎng)蟹者說的老潘、小坤兩位,養(yǎng)蟹到我們這個年紀,很多思路模式都固化了,所以容易陷入一種瓶頸期!接觸他們之后,他們的一些新的想法從最初的很不可思議到半信半疑的慢慢嘗試,再看到效果后的徹底信服,才意識到自己在養(yǎng)蟹過程中的欠缺和不足。我想說的是養(yǎng)螃蟹是門技術活必須要打破常規(guī)思路,選擇去嘗試之后,發(fā)現原來養(yǎng)蟹過程中還可以這樣做,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很美妙!
最后,希望所有的群友,明年能超過這個畝產!
很高興能夠與大家在養(yǎng)蟹者說這個平臺相遇!
希望喜歡養(yǎng)蟹的你,到貍橋我的塘口來聚聚!
我叫李秉貴,喜歡喝點小酒,喝多了喜歡夸老婆。群呢稱:桂桂。想喝酒的約我,聊聊養(yǎng)蟹的也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