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膽囊是貯存和濃縮由肝臟分泌并送來的膽汁的器官。膽囊炎是因細菌性感染(如大腸桿菌)或寄生蟲(蛔蟲)或受膽汁成分改變的化學性物質的刺激引起的疾病。急性膽囊炎常與膽石癥伴生。那么急性膽囊炎是由單純的上述原因所致,還是膽石癥引起或促使其加劇,有待進一步研究。因為肝膽關系密切,故又有人把它稱為肝病,這是誤解。
【癥狀】本病多發(fā)生于炎熱的夏季。根據養(yǎng)
蛇者觀察,本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發(fā)病急促,常突然發(fā)生,皮膚發(fā)黃,病發(fā)時腹部劇烈絞痛,稱膽絞痛,病蛇因腹痛難忍而在地面上劇烈翻滾,不久死亡。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膽管里有蛔蟲。慢性者,癥狀較輕,先是食欲減退,繼而停食,身體漸趨消瘦。剖檢死蛇,可見膽囊明顯擴大,膽汁呈淡黃色或深綠色。肝臟腫大。
【治療】可采取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一般采用保守療法即藥物療法。治療時正常供水,但停食。
(1)慶大霉素:肌注獸用慶大霉素,可按每千克體重20萬國際單位,或人用慶大霉素20萬國際單位,每天2次,連續(xù)使用3 d。然后將劑量減半,再用3 d,以鞏固療效。
(2)鏈霉素,每千克體重每次肌注20萬國際單位,每天2次,連用3~5d。
(3)青霉素,可按每千克體重20萬國際單位,每天2次,連用3-5d。
(4)試用中醫(yī)藥療法。
▲中藥配方一:茵陳12 g,龍膽草9 g,郁金9 g,木香9 g,豬膽汁500 g,蜂蜜適量。 制法及用法:前4味共研為末,加入500 g豬膽汁中拌勻,加蜂蜜適量制成每丸9 g藥丸,備用。此法適用于急性膽囊炎、肝郁氣滯化熱型。早晚每服1丸。
方解:茵陳、龍膽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為主藥;輔以郁金、木香,行氣、解郁、止痛;配以豬膽汁清熱解毒、瀉火明目,以增加主藥的作用,用于治急性膽囊炎、肝郁氣滯化熱型最為合適,可取得較好療效。
▲配方二:新鮮豬膽1個,
綠豆100 g。
制法:綠豆洗凈放人豬膽汁中,用細繩扎好膽囊口,掛在
通風凋涼處風干。
用法:每日服2~3 g(綠豆15~20粒)。效果良好。
▲中成藥:金膽片。
藥物組成:金錢草、龍膽草、豬膽膏等。
功效主治:清熱利濕,消炎利膽,主治膽熱郁滯之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并用于其他膽管感染癥。
劑型及用法:片劑。1次服5片,1日服2—3次,溫開水送服。
【預防】加強清潔消毒工作。經常選用百毒殺、新潔爾滅、強力消毒王等進行蛇舍的帶蛇消毒。為提高消毒效果,上述消毒劑可定期輪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