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原料質量重中之重,水分,容量,霉變(測量玉米容量小方法:找個容器裝滿水,1公斤水是1升,不能算皮重,計算出容器容量,然后水倒掉同樣裝滿玉米,稱出玉米重量,玉米重量除以容器容量),豆粕和麩皮格外注意摻假摻雜的。
第二:粉碎粒度,小豬要細,大豬怕細,有研究說200斤左右肥豬用3.0篩網(wǎng)能增加采食量和長速,我正在測試。
第三:混合均勻度,這里以立式飼料機來說,遵循先多后少,先重后輕的選擇,這個道理想想就明白了,推薦下料順序:玉米――預混料――豆粕――麩皮
第四:二次霉變,粉碎的玉米更容易霉變,剛粉碎完的玉米熱乎乎的,我的做法是,一次少打幾天的料。打完料,不著急放出來,過一兩個小時,開一下攪拌機散散熱,等飼料冷卻放出來,而且添加丙酸鈣二次防霉。
昨天跟幾個老養(yǎng)殖戶微信群里聊天,當樓主提到豬流感三個字,瞬間一堆罵聲:放屁,豬還有流感?另一個,別理他,煞筆,我養(yǎng)這么多年豬沒聽說過豬有流感。我的天!還有個說:養(yǎng)了一年多豬,摸過幾個豬奶,我的天。
透過問題看問題,是我是養(yǎng)豬新手,沒有前輩們的經(jīng)驗豐富,但是養(yǎng)豬這么久,從一無所知,到現(xiàn)在一知半解,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學習,一直在總結,我跟你聊天,僅僅希望互相學習,就算我這個晚輩身上沒有你能學到的東西,你也不用惡意中傷吧,不過話說回來,以我的脾氣,咱也沒有吃虧,把他家人好好的問候了一帆,有句話不是說嗎,臟話只是我發(fā)泄情緒的工具,跟素質沒關。
認知:人是心理很奇怪的動物,有養(yǎng)豬有了一點成績,就自滿自大的人;有被譽為養(yǎng)豬高手的,豬生病了也不想請教網(wǎng)友,死了豬也往肚子里咽的人;有為了榮譽,名利,吹噓夸大自己能力的人;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有踏踏實實虛心請教,努力養(yǎng)豬的人。
總結:呼吁大家,心態(tài)積極、實事求是。
你不要罵我,我尊重每一個人。沒有傷害你就別傷害我,免得互相傷害。
在強調一遍,發(fā)帖不為錢,不為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