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國
(凌源市宋杖子鎮(zhèn)農機管理站,遼寧 凌源 122500)
工廠化辣椒栽培一般分三茬進行生產,即秋冬茬、冬春茬和春提早栽培。其中秋冬茬辣椒主要供應元旦市場,經濟效益較高。
1 品種選擇
秋冬茬辣椒栽培,其苗期、定植期正值高溫季節(jié),極易感染病毒病,首先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并要求不但能耐高溫,還能耐低溫、弱光,熟性早,坐果率高,結果能力強,結果集中的品種。主要品種有豐椒六號、豐椒一號、豐椒三號、豐椒五號、綠豐、佳豐、豐椒二號等。
2. 育苗
2..1 播前準備
播種前種子要曬1~2天,以提高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然后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攪拌、燙種,待水溫降至30℃時,將種子移入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10~15分鐘。種子撈出后先進行沖洗,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4小時,最后取出種子,用手輕搓,洗去種皮上的黏液,瀝干備用。播種苗床一定要耙細整平。
2..2 播種
播種時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而確定具體播期,播期適當與否直接影響辣椒的產量及效益。若播期過早,受高溫強光影響,秧苗易徒長,病蟲害多,同時因冬前形成植株較大,越冬期間成株抗低溫能力差,易僵化和早衰,后期產量下降,影響效益;播期過晚,則進入初冬低溫時期時的植株生長量不足,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體作為產量的基礎,產量也不會高。先澆足底水,每平方米播6~7克種子,然后覆蓋營養(yǎng)土0.7~1厘米厚。蓋土后,苗床四周撒上毒餌,防治地下害蟲及老鼠,蓋土上鋪蓋一層塑料薄膜或無紡布,以防苗床水分蒸發(fā)。播種床上搭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最后蓋上遮陽網,防高溫、暴雨、蚜蟲。
2..3 播種后管理
一般出苗前不澆水。播種后,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30~32℃,夜間18~20℃。子葉出土時,揭掉塑料薄膜等覆蓋物,以免燒壞幼苗。幼苗出齊后應降低溫度,白天床溫保持25~28℃,夜間15~20℃。子葉展開后及時間苗,三葉期注意煉苗,降低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溫15~18℃。調節(jié)溫度可利用揭蓋遮陽網來進行。秋冬茬栽培的苗期正值夏末秋初,雨水較多,防雨保苗是關鍵。苗床四周應挖排水溝,及時排除雨水。下雨時,苗床上蓋塑料薄膜,防止雨水直接淋在秧苗上。雨后應及時去除塑料薄膜。育苗期間溫度高,病蟲害多,尤應防治蚜蟲,不可忽視。
3 分苗
分苗一般在2~4片真葉時,選晴朗天氣進行。苗間距7~8厘米。分苗可直接移栽在分苗床上,或直接移入營養(yǎng)缽內,隨起苗、隨移栽、隨澆水。分苗后,溫度可適當提高,保持日溫25~28℃,夜溫12~18℃。分苗后澆一次透水,一周左右幼苗抽出新葉時再澆一次水,水量宜少,以防幼苗徒長。根據幼苗的長勢也可適當施些腐熟的稀薄人糞尿。定植前噴一次藥,防治蚜蟲。
4 定植
定植時期因地區(qū)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北緯40度地區(qū)于7月底到8月初定植。定植前15~20天,日光溫室的土壤要深翻,曬垡時間長些為宜。每畝施腐熟農家肥8000~10000公斤、餅肥200~300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尿素20公斤,均勻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耙細整平。做成南北畦,畦高20厘米、寬70厘米,畦中央縱開深10厘米、寬20厘米的水肥供應溝,兩畦中間留30厘米寬的走道。要求畦面平整,呈南低北高的微坡形,覆蓋地膜,或先栽苗后蓋地膜,并在溫室外的東、西、南三側,挖深50厘米、寬30厘米的防寒溝。定植選晴天中午進行,除去弱苗、病苗,在畦面上按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挖深度及直徑均為10厘米的定植穴,栽入健壯的幼苗,使幼苗子葉與畦溝垂直,以利根系發(fā)育。栽植深度以營養(yǎng)缽表土低于畦面2厘米為宜,然后蓋土,澆足定植水,最后將定植穴用干土封嚴。每畝栽苗4000~4500株。
5 定植后管理
5.1 溫度管理
營養(yǎng)缽移栽的苗,定植后沒有緩苗期,溫度調節(jié)按常規(guī)進行,白天溫度保持25~30℃、夜溫15~18℃,地溫20℃。白天溫度超過30℃時及時放風,待溫度降至25℃,可適當減少放風。
5.2 肥水管理
辣椒不耐旱,喜濕潤土壤,因此,應根據土壤墑情,及時補充水分。澆水時,揭開畦面北端的地膜,向膜下肥水供應溝內灌水。根據植株長勢,每畝可追施磷酸二銨10公斤,隨水灌入膜下溝內。
6 開花結果期管理
6.1 溫度管理
冬季日溫保持20~25℃,夜溫13~18℃,最低溫度控制在8℃以上,溫度調節(jié)以掌握白天放風量大小、通風時長、覆蓋草簾的遲早來進行。放風須在棚頂處進行,不能放地腳風。早晨揭草簾時間根據天氣情況而定,晴天可適當早揭,陰雨雪天可晚揭,但白天一定要揭開透光;下午室溫降至18℃時覆蓋草簾;夜間草簾上加防雨膜,既可防雨雪,又可提高夜溫3~4℃。在溫度管理上可利用辣椒的溫度周期特性,采用科學的變溫管理方法,將一天溫度管理分為4個階段: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上午揭開草簾后,使溫度迅速提高,維持在25~30℃,超過30℃才放風。辣椒的70%光合作用是在上午完成的,維持較高溫度,有利于利用良好的光照進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下午1時以后,辣椒的光合作用減弱,呼吸作用相對提高,辣椒的凈光合速率下降,此時的重點是抑制呼吸作用,通過適當放風,使溫度降低,維持在20~30℃。前半夜的重點是促進白天光合同化產物的運輸,此時辣椒植株僅有呼吸作用,而無光合作用,要消耗同化產物,需要較低的溫度加以抑制,但同化產物的運輸又需要較高的溫度,否則同化產物運輸不暢,會影響第二天的光合作用,故應以促進同化產物運輸為主,維持較高的溫度,適宜溫度為18~20℃。后半夜大部分同化產物運輸完畢,管理重點是抑制呼吸作用,減少養(yǎng)分消耗,溫度控制在15℃左右。變溫管理可使辣椒產量提高5%~7%。
6.2 光照管理
冬季光照強度弱,除經常保持薄膜清潔外,在保證溫室內適宜的溫度的基礎上,應盡量延長光照時間,早揭晚蓋草簾,使植株多見光,并可在溫室的北側墻掛反光膜,增強光照。雨雪天氣,白天下雪就揭開草簾,不僅可利用散射光保持室內溫度和進行光合作用,同時還利于清除棚上積雪;夜間下雪較好在草簾外面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便于清除積雪,也可避免浸濕草簾。還可不揭草簾,在室內用日光燈進行補光,但草簾不能持續(xù)幾天不揭。
6.3 肥水管理
冬季氣溫低,河水不能直接灌溉,可使用深井水或溫室內部預先儲備在蓄水池中的水,以防止降低地溫。灌水時要結合長勢和結果情況,每澆1~2次水,施肥1次,畝施10公斤磷酸二銨或尿素,采用膜下暗灌的方法隨水灌溉施肥。如果連續(xù)陰雨雪天,氣溫偏低,光照不足,易落花落果,可采用25~35毫克/升的防落素或15~20毫克/升的2,4-D點花,并在點花激素藥液中加配1000倍的速克靈或撲海因,控制灰霉病發(fā)生。
6.4 增施二氧化碳氣肥
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種,最簡單的是采用工業(yè)副產品或天然二氧化碳氣井,將二氧化碳裝在液化氣瓶中放至溫室內施用。這種方法簡便,成本低,易推廣應用。小規(guī)模試驗可用小型二氧化碳發(fā)生器、壓縮二氧化碳及燃燒丙烷獲得,燃燒1公斤丙烷可發(fā)生1.5立方米二氧化碳。目前生產上采用較多的是以工業(yè)硫酸與農用碳酸氫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銨、水。具體操作如下:配制稀硫酸,用90%的工業(yè)濃硫酸,按酸水比1∶3進行配制。配制時必須把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直接倒入硫酸中。結果期碳酸氫銨用量為每平方米溫室11~13克。把稱好的碳酸氫銨用塑料袋或厚紙包著,然后搗幾個孔,將其放入稀硫酸中。稀硫酸要用陶瓷缸或塑料桶存裝,不可用金屬桶,否則會起化學反應使硫酸失效。稀硫酸應過量,也就是在加入碳酸氫銨反應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銨后,還有剩余稀硫酸。這樣,既可免得經常配制,又可避免因稀硫酸過少而造成碳酸氫銨中的氨揮發(fā),導致氨氣危害。二氧化碳施肥時間為上午9~10時,施用后2小時或溫室氣溫超過30℃時即可通風。陰天、雪天或氣溫低于15℃時不宜施肥。為了放心使用,可用pH試紙測試桶內的酸堿度,pH值達到7左右即可放心施用。
7 采收
及早采收門椒,可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結果期采收應在果實商品成熟期進行,這樣產量高,品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