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香料植物,生長季節(jié)會散發(fā)一種清香氣味,有清心提神的功效,莖、葉和花具有宜人的香味,花和嫩枝提取的芳香油,可用于調配空氣清潔劑、香水、香皂等化妝品原料,具有極高的栽培價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迷迭香的種植技術吧!
迷迭香的生長習性
迷迭香原產歐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在歐洲南部主要作為經濟作物栽培,我國曾在曹魏時期引種,現(xiàn)主要在南方大部分地區(qū)與山東地區(qū)栽種。性喜溫暖氣候,但在我國臺灣平地高溫期生長緩慢,冬季沒有寒流的氣溫較適合它的生長,水分供應方面由于迷迭香葉片本身就屬于革質,較能耐旱,因此栽種的土壤以富含砂質使能排水良好較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長緩慢,因此再生能力不強。
迷迭香的繁殖技術
1、播種:一般于早春溫室內進行育苗,土法育苗、穴盤育苗均可,但發(fā)芽率很低,一般只有10~20%,而且在先進年迷迭香的生長極為緩慢,即使到了秋季植株大小比剛定植時的植株大不了很多,形成大批產量要在2~3年以后,速度很慢。所以生產上一般采用無性繁殖方式。但由種子開始栽培的,氣味較芬芳,故采用何種繁殖方式,要視需要而定。
2、扦插:迷迭香扦插繁殖多在冬季至早春進行,選取新鮮健康尚未完全木質化的莖作為插穗,從頂端算起約10-15厘米處剪下,去除枝條下方約1/3的葉子,直接插在介質中,介質保持濕潤,約3~4周即會生根,7周后可定植到露地,扦插最低夜溫為13攝氏度。
3、壓條:迷迭香壓條繁殖主要利用迷迭香莖上能產生不定根的特性,把植株接近地面的枝條壓彎覆土,留頂部于空氣中,待長出新根,從母體剪下,形成新的個體,定植到露地。
迷迭香的種植技術
1、整地:迷迭香移栽之前先將平整好的土地按株行距先打塘,施少量底肥,然后在底肥上覆蓋薄土,就可以移栽了。通常大田移栽苗是遷插枝生根成活的母苗,移栽株行距為40×40厘米,每畝種植數(shù)量為4000~4300株。栽種季節(jié)在云南省中部、南部一年四季均可,春秋季較佳。
2、栽植:迷迭香栽植較好選擇陰天、雨天和早、晚陽光不強的時候。移栽后要澆足定根水,澆水時不可使苗傾倒,如有倒伏要及時扶正固穩(wěn)。迷迭香的栽后5天(視土壤干濕情況)澆第二次水。待苗成活后,可減少澆水。發(fā)現(xiàn)死苗要及時補栽,栽植時要以塘距之間塘中為點成直線,以利通風。
3、施肥:迷迭香較耐脊薄,幼苗期根據(jù)土壤條件不同在中耕除草后施少量復合肥,施肥后要將肥料用土壤覆蓋,每次收割后追施一次速效肥,以氮、磷肥為主,一般每畝施尿素15千克,普通過磷酸鈣25千克。
4、修剪:迷迭香種植成活后3個月就可修枝,過分的強剪常常導致植株無法再發(fā)芽,比較安全的作法是每次修剪時不要超過枝條長度的一半。迷迭香植株雖然每個葉腋都有小芽出現(xiàn),將來隨著枝條的伸長,這些腋芽也會發(fā)育成枝條,長大以后整個植株因枝條橫生,不但顯得雜亂,同時通風不良也容易遭受病蟲為害,因此定期整枝修剪十分重要。
5、采收:迷迭香一次栽植可多年采收,采收以枝葉為主,可用剪刀或直接以手折取。但必須特別注意傷口所流出的汁液很快就會變成黏膠,很難去除,因此采收時必須戴手套并穿長袖服裝。采收次數(shù)可視生長情況,一般每年可采3~4次,每次采收每畝至少為250~350千克。
6、病蟲:迷迭香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根腐病、灰霉病等是常見病害。如果栽培基質還是潮濕的時候植株出現(xiàn)萎蔫,需要把植株立即移出溫室。最常見的蟲害是紅葉螨和白粉虱,最為理想的方法是使用生物防治。應重在預防,可以從衛(wèi)生狀況、合適的水分管理、合理的溫度和光照上著手,并且需經常觀察,及時淘汰病弱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