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節(jié)幼狐的飼養(yǎng)管理
仔狐生后8周(55~60天)即可斷乳,與母狐分離。如果同窩仔狐發(fā)育均勻,可一次全部斷乳,按性別每2~3只放在一個籠里飼養(yǎng),到80~90天改為單籠飼養(yǎng)。同窩仔狐發(fā)育不均勻,可按體型大小、采食能力等情況分批斷乳,將體質好、采食能力強的先行分離;體質弱的繼續(xù)留給母狐喂養(yǎng)一段時間再分離。
剛斷乳仔狐,離開母狐和同伴,很不適應新的環(huán)境,食欲下降,鳴叫、躁動不安、怕人等,所以分窩后盡量少驚動,分窩后前10天的幼狐日糧,仍按哺乳期日糧標準供給,當幼狐習慣于獨立生活后,可改變飼料,按青年狐飼養(yǎng)標準給予日糧。
幼狐斷乳后頭二個月是生長發(fā)育最快的時期,此時期飼養(yǎng)的正確與否,對體型大小和皮張幅度影響很大,因此在這一時期除飼料保證一定水平不變外,要根據仔狐食欲狀況不斷增加飼料量,并按標準供給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B及維生素C,保證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這樣才能培育出優(yōu)良種狐,生產出上乘的皮毛,提高經濟效益。
幼狐在剛分窩時,因消化機能不健全,經常會出現消化不良性疾病,所以日糧中應加入一些幫助消化的藥物或添加劑如酵母等。斷乳后15~20天的幼狐接種犬瘟熱疫苗。幼狐生長最快期也正值盛夏,此時氣溫高,管理上應防暑降溫,保證正常飲水,還可采取人工降溫的辦法,使狐生活在比較涼爽的環(huán)境中。飼料保管一定要妥善,以防腐敗變質,各種用具隨用隨洗隨消毒,防止傳染病發(fā)生。對狐棚、狐舍及小室定時清掃干凈。殺滅蚊繩,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幼狐在4月齡時,開始換乳齒,這時有許多幼狐采食不正常,為消除這些拒食現象,應檢查幼狐的口腔,對已活動尚未脫落的牙齒,用鉗子拔出,使狐恢復食欲。
從9月初到取皮前,應在日糧中適當增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飼料,以利于冬毛的生長和體內脂肪的積累。若氣溫太高,早飯?zhí)崆暗教柍鰜碇斑M行,晚飯拖后飼喂。
這一時期還應選擇一部分種狐,挑選原則是出生早(銀黑狐4月5日前出生,北極狐5月5日前出生)、繁殖力高(銀黑狐產仔5只以上,北極狐產仔8只以上)、毛色合乎標準的后裔做預備種狐。挑選出的種狐要單獨組群,專人飼養(yǎng),營養(yǎng)水平與基礎種狐一樣,但飼料量要高出基礎種狐10%,并每頭每日加維生素E5毫克,分兩次飼喂。
北極狐皮毛成熟期間要注意觀察毛絨的纏結現象,早期發(fā)現及時梳整,對皮用狐較好在9月初大量褪夏毛換冬毛時進行一次梳毛。10月末冬毛基本形成時再進行第二次梳毛。
第二節(jié)準備配種期的飼養(yǎng)管理
根據光照周期及狐生殖器官的發(fā)育特點,從每年秋分至第二年配種之前這段時間為準備配種期。該時期的飼養(yǎng)中心是促進生殖器官的正常發(fā)育,為以后的配種奠定良好基礎。
(一)合理調制飼料,滿足狐體需要
公狐在配種期和母狐在產仔哺乳期體力消耗很大,為加快種狐體力恢復,在種公狐配種結束后、種母狐斷乳后10~15天以內,飼料營養(yǎng)水平仍要保持原有水平。從8月末到9月初[創(chuàng)業(yè)網:www.cyonE.com.cn/],種狐的性器官開始發(fā)育,飼料水平要有所提高,銀黑狐每418千焦代謝能可消化蛋白質9克,北極狐每48千焦代謝能可消化蛋白質8克,并添加維生素E5~10毫克。銀黑狐從11月中旬開始,北極狐從12月中旬開始進入準備配種期的關鍵時期,飼料營養(yǎng)水平要求每418千焦代謝能可消化蛋白質不低于10克,每天需要維生素E10~15毫克。通過以上飼養(yǎng)管理,要求種狐應達到標準體況,即中等偏上水平,過瘦、過肥都會影響繁殖。這就要求在飼養(yǎng)過程中,根據種狐的體況隨時在分食上下功夫。
此外,此間還應在日糧中供給足夠的維生素A(2000~250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毫克,維生素C30毫克。飲水充分,每天至少2~3次。
(二)充足的光照
光照是繁殖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為促進種狐性器官正常發(fā)育,要把所有的種狐放在陽面,充分接受光照,利于性器官的發(fā)育和發(fā)情及交配。
(三)要做好保暖工作
準備配種后期,氣候寒冷,要注意小室的保溫防寒,保持小室內有足夠的干燥、柔軟、保溫性能良好的墊草,對小室漏風處堵塞,勤換墊草,達到保溫的目的。
(四)配種前的準備工作
狐場要經常保持衛(wèi)生干凈,籠舍在配種前用噴燈消毒一次,墊草用消毒液消毒后晾干。種狐的性器官在配種前用0.1%高錳酸鉀水清洗一次,防止交配時帶菌而引起子宮內膜炎,同時要準備好配種時所需要的各種器械、用具,做到充分、保障。
第三節(jié)配種期飼養(yǎng)管理
從配種開始到配種結束這一段時間為狐的配種期。具體講銀黑狐配種期一般為2月上旬至3月下旬,北極狐配種期為3月初至5月初,另外地理位置、光照、營養(yǎng)狀況、年齡等因素不同,配種期也會有所變動。此期間飼養(yǎng)管理要在營養(yǎng)及配種工作本身上下功夫。
(一)加強飼養(yǎng)管理、供給優(yōu)質全價、適口性好、易消化的飼料,保證充足的飲水
配種期種狐由于性欲的影響,食欲下降,體質消耗較大,此期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供優(yōu)質全價易消化的飼料,每418千焦代謝能可消化蛋白質不能低于10克,維生素E每日每只15毫克,在飼料中適當提高新鮮動物性飼料的比例,以保證種狐有旺盛持久的配種能力和良好的精液品質,母狐能夠正常發(fā)育,適時配種。對參與配種的公狐中午進行一次補飼,補給一些肉、肝、蛋黃、乳、腦等優(yōu)質飼料。此期要保證種狐充足的飲水,每天最少4次飲水。
(二)合理配種
公狐一般發(fā)情早于母狐,配種過程中,公狐起著主動而重要的作用,因此配種期一定要合理利用種公狐。正常情況下,一只公狐可交配4~6只母狐,能配種8~15次,每天可利用2次,其間間隔時間應在3~4小時,連續(xù)配4次的公狐應休息一天,配種時檢查精液品質,放對在清晨進行,對發(fā)情好而早晨沒有放對成功的,可在傍晚涼爽時再次放對。除放對、飲水和喂食外,盡量使狐休息,發(fā)情檢查2~3天進行一次。復配要連日或隔日進行,以2~3次為宜。
(三)注意配種時的安全
捕狐時要認真細心,否則會發(fā)生人狐皆傷事故,籠舍要隨時維修,防止跑狐,放對時應不發(fā)生跑狐事故。
(四)自繁自養(yǎng)
配種期間盡量用本群公狐配本群母狐,不要串群亂配,否則不利于防腐和第二年的血緣輪換。
(五)做好配種記錄,講究衛(wèi)生,做好妊娠期飼養(yǎng)的準備工作
第四節(jié)妊娠期飼養(yǎng)管理
妊娠母狐新陳代謝十分旺盛,該期是全年各生物時期中營養(yǎng)水平要求較高的時期,此期首先保證母狐的營養(yǎng)全價,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飼料的需要。其具體要求是:銀黑狐每418千焦代謝能中可消化蛋白質不低于10克,北極狐由于胎產仔數多,要求還要高些,每418千焦代謝能可消化蛋白質不低于11克,維生素E每只每日為15毫克。妊娠母狐的食欲普遍增加,但妊娠初期不能馬上增加,從30天后增加飼料。因為這時胎兒發(fā)育非常迅速,至臨產前2~4天飼料量可減少1/4。其日糧配合比例可參考下表。
(一)嚴把飼料質量關
妊娠期必須供給品質新鮮的飼料,嚴禁飼喂貯存時間長而氧化變質的動物性飼料及發(fā)霉的谷物和粗制土霉素、酵母等。飼料中更不能搭配死因不明的畜禽肉、難產死亡的母畜肉、帶甲狀腺的氣管、含有激素的畜禽副產品(胎盤、公母畜的生殖器官等)。凡是飼料來源不明及不合乎衛(wèi)生要求的飼料也不能飼喂。
(二)飼料種類多樣化
如果狐群飼料單純或突然改變飼料種類,會引起全群食欲下降,甚至拒食。此時可適當加入鮮肝、蛋、乳類、鮮血、酵母及維生素B1,提高日糧的適口性,特別是以干魚或顆粒飼料為主的日糧,加入少量的畜禽肉或內臟,適口性會明顯提高。實踐證明以魚和肉類混合搭配的日糧,能獲得良好生產效果。常年以魚類飼料為主的狐群,此期可加少量生肉(40~50克/只);而以畜禽肉及其下水為主的狐群,則增加少量的海雜魚或質量較好的江雜魚。妊娠期日糧理想的動物性飼料搭配比例是畜禽肉10%~20%,肉類副產品30%~40%,魚類40%~50%,此期和配種一樣,不能亂用各種外源刺激類藥物。
(三)加強管理,提高效益
母狐在妊娠后期,臨產前后多食欲下降,因此日糧應減少并把飼料調稀,飲水清潔;認真搞好衛(wèi)生防疫工作,保持場內及籠舍的干燥清潔,搞好飼料室衛(wèi)生,對所用飼具要刷洗消毒;飼養(yǎng)場保持肅靜,禁止不必要的捕捉,謝絕參觀,以防母狐受驚。每天注意觀察記錄每只妊娠狐的食欲、活動表現及糞便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早解決。若發(fā)現母狐經常下痢或排出黃綠色稀便,連日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和換毛不明顯時,應立即從飼料上查找原因,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妊娠期無規(guī)律的增加光照或減少光照,都會導致生產失敗,根據預產期在產前5天左右做好產前的準備工作。每個狐產箱要標明預產期,產箱在產前5~10天進行消毒,換上干燥無污染的墊草,防寒保溫。對已到預產期的狐,觀察有無臨產征候,乳房周圍毛是否拔干凈,有無難產表現,一經發(fā)現立即采取措施。注意籠舍維修,防止跑狐。
第五節(jié)產仔、泌乳期的飼養(yǎng)管理
健康母狐妊娠期為52天,銀黑狐的產仔期一般為3月下旬至4月下旬,北極狐則在4月中旬到6月上旬產仔。此期飼養(yǎng)管理,直接影響到母狐的泌乳能力、持續(xù)泌乳的時間以及仔狐的成活率。母狐產仔后,應立即檢查,最多不超過12小時,主要看仔狐是否吃上母乳,吃上乳的仔狐嘴巴黑,肚腹大,集中群臥,安靜不嘶叫,反之,未吃上母乳者,仔狐分散在產箱內,肚腹小,不安,嘶叫,再觀察有無臍帶纏身或臍帶未咬斷,有無胎衣未剝開,有無死胎等。凡母性不強的母狐所產的仔狐、同窩超過13只仔狐及無母乳的仔狐,都要采取找保母狐代養(yǎng)的方法,以盡量減少5日齡內的死亡數。
此期的飼料營養(yǎng)水平大致與妊娠期一致,飼料種類盡可能多樣化,適當增加蛋、乳和肝臟等容易消化的全價飼料,對泌乳大有益處。產后一周母狐食欲迅速增加,此時應根據胎產仔數和仔狐的日齡以及母狐食欲情況,在飼料營養(yǎng)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每天按比例增加飼料量,保證仔狐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仔狐一般在生后20~28天開始吃母狐叼入產箱內的飼料,所以此期母狐的飼料,加工要細碎,并保證新鮮、清潔、易于消化吸化。4~5周后仔狐可以從產箱爬到籠里吃食,但母狐仍不停地往產箱內叼飼料,并把其放在不同的角落,容易使飼料腐敗,因此應經常搞好產箱衛(wèi)生。
在高緯度地區(qū),銀黑狐產仔較早,為防止寒流襲擊,產箱內不缺少墊草,而低緯度區(qū),北極狐產仔時天氣已熱,墊草不宜過多。產仔哺乳期保證全天飲水供應,一是哺乳母狐因產奶需大量水,二是天氣漸熱,渴感增強,飲水有防暑降溫的作用。對乳量不足的母狐,一是加強飼養(yǎng),二是藥物催乳,可喂給4~5片催乳片,連續(xù)3~4次飼喂。對飼喂催乳片后乳汁仍不足的母狐及時注射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有較好的催乳效果。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對食、飲具每天都要清洗,每周消毒2次,對籠舍外的糞便要隨時清理,當仔狐會采食時,母狐不再舔食仔狐糞便,此時要注意產箱內外的衛(wèi)生管理。
第六節(jié)維持期的飼養(yǎng)管理
公狐從配種結束,母狐從斷乳分窩開始到性器官的再次發(fā)育這一段時間稱維持期,又稱恢復期。具體來講,公狐從3月下旬到8月末、母銀狐從5月到9月的這一時期。該期飼養(yǎng)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第二年的生產。
維持期頭一個月的日糧應維持原來水平,因為公狐經過一個多月的配種,體力消耗大,體重普遍下降,母狐由于產仔和泌乳,體力和營養(yǎng)消耗比公狐更為嚴重,變得極為消瘦。為使其盡快恢復體況,不影響來年的正常繁殖,配種結束后的公狐應和妊娠母狐日糧相同,經15~20天后,再改換日糧;斷乳后的母狐,有時食欲不振,又易得病,供應優(yōu)質飼料,并補加足夠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待食欲和體況基本恢復后,再轉入維持期飼養(yǎng)。
對母狐和公狐維持期2~3周飼養(yǎng)一定要加強,否則就會使來年公狐配種晚,性欲差,交配次數少,精液品質差;母狐發(fā)情晚、繁殖力下降等癥狀出現,影響到生產效益。
夏季狐不需要高蛋白,但初秋需要較多的蛋白質,而秋末則需要更多的蛋白質。
9~10月份喂中等水平或稍低水平肉類的日糧對針毛發(fā)育有利,初秋不應給狐貍飼喂高水平的肉類日糧。夏季和初秋過量飼喂蛋白質,會促使絨毛的早期發(fā)育,但對針毛生長極為不利,蛋白質在10月中旬開始增加有利于絨毛的生長。在晚秋高蛋白日糧促進優(yōu)質絨毛的生長,并會使針毛繼續(x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