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應激是指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的機體對熱環(huán)境所作的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的總和,如果豬發(fā)生熱應激會導致生長緩慢或停滯,種豬發(fā)生熱應激則會影響繁殖力,需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以確保養(yǎng)殖效益的提高。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豬群夏季熱應激的防治措施 夏季應對豬群熱應激的辦法。
1.保證營養(yǎng)供給
夏季母豬飼糧中應多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每噸飼料內添加碳酸氫鈉3~5公斤、維生素C 100~200克、維生素E 40~80克,對于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和抗熱應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飼料配制應采用新鮮、適口性好、消化率高的原料,還可通過添加3%~5%的油脂及酶制劑,減少麩皮等高纖維原料配比,降低粗纖維含量,提高飼糧能量濃度,改善適口性,來增加母豬能量攝入量,有效減少哺乳母豬因采食量不足而引起的機體組織分解。改變飼糧成分可提高母豬的泌乳性能。對飼養(yǎng)于20~30℃環(huán)境下的泌乳母豬喂以基礎飼糧、高纖維飼糧或高脂肪飼糧。在高溫環(huán)境下,提高飼糧的能量含量,能夠顯著提高泌乳量,并且乳脂率也有提高的傾向;相反,在飼糧中添加纖維則降低了泌乳量,這是由于纖維在后段腸道中發(fā)生微生物發(fā)酵導致體熱產生量增加而造成的。選用品質較好的原料,在通風干燥的倉庫儲存飼料原料。
2.保證泌乳母豬的采食量
哺乳母豬適宜的溫度為18~20℃,超過適宜溫度,每增加1℃,每頭母豬每天的飼料攝入量減少100克。仔豬的生長發(fā)育和對疾病的抵抗力依靠母乳,而母乳是否充足需要通過采食量來保證。母豬哺乳期采食量不足會造成斷奶失重大,影響斷奶后的發(fā)情配種,同時仔豬斷奶重也不達標。提高母豬采食量的方法有降溫、少喂多餐、濕拌料、及時清理料槽等。少喂多餐是指一天飼喂4~5次,每次少喂,可保證母豬每次都吃完;濕拌料可以提高母豬的食欲,特別是在夏季;而及時清理料槽也可提高母豬的食欲。采用濕拌料,水料比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
3.保證充足飲水
夏季的飲水容易被大腸桿菌和原蟲等污染,因此要做好對飲水的消毒,常用的消毒劑是漂白粉或二氯異腈尿酸鈉。夏季母豬的飲水量增加,要保證充足供水,飲水器的水流速度越大,母豬的采食量會相應提高,而且不容易發(fā)生熱應激或其他感染。若飲水器流量不足,可以向食槽內加水供豬飲用,飲水溫度不應超過20℃。
4.冷水解熱法
當舍內溫度達到30℃,特別是32℃以上時是緩解熱應激的關鍵時刻,需用水降溫解熱。氣霧法和噴淋法僅適用于半開放式豬舍的豬群,否則舍內濕度過大會加劇熱應激。如能在房屋設計與建設時,在屋頂上建好噴淋裝置,同時備好加壓泵,則不僅可以通過屋頂的噴淋措施達到降溫的目的,還可以避免高溫高濕的現象。對單體限位欄飼養(yǎng)的母豬應采用滴水降溫法,即在母豬頸肩部上方安裝滴水器,每10分鐘滴水一次,每次3~4分鐘,滴水降溫與通風相結合的效果更佳。公豬在非配種日或配種前每日淋浴1~2次,對睪丸和包皮通過沖洗可降溫,利于精子產生。切勿用冷水猛澆頭部,對配種后1小時以內的公豬禁止沖淋。
5.通過藥物保健提高豬群對疾病的抵抗力
在炎熱的夏秋季節(jié)可利用一些中草藥(清溫敗毒散等)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加強豬只自身防御屏障的保護。母豬夏季的熱應激反應,可誘發(fā)母豬體內的一些非特異性感染,引起發(fā)熱和食欲降低等,特別是后備母豬。因此母豬在配種前后各一周、產前產后各一周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應激藥物,如維力康、維生素C、多維和電解質添加劑等,同時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生素藥物,如強力霉素、利高霉素、支原凈和土霉素等,可控制豬群的細菌性繼發(fā)感染,提高產仔數和受胎率。為了降低熱應激對生產母豬的影響,可以采取產前注射氯前列烯醇,使母豬能夠在涼爽的時間分娩,縮短產程,減少弱仔的比例,并可減少母豬子宮炎和乳房炎等疾病的發(fā)生。
6.加強通風
通風可增加豬只體表的散熱速度,達到豬體降溫的目的。自然通風是充分利用前、后窗戶的空氣對流,降低豬舍溫度。自然通風是最基本的降溫方式,有些豬舍窗戶偏小,尤其是后窗戶小,影響通風效果,需改進。機械通風是利用風扇、吊扇進行通風換氣,如果安裝排風扇,除進氣口外,所有窗戶都應關閉,采取縱向通風,但是應避免風直接吹在豬身上。
夏季應對豬群熱應激的辦法
加強豬舍防暑降溫
豬場和豬舍周圍種植高大喬木。安裝風扇或送風機進行機械通風。舍溫過高時可用膠 管或噴霧器定時向豬體(分娩舍除外)和屋頂噴水降溫或人工灑水降溫,但要注意豬舍內的排濕工作。
保證充足的飲水
豬屬恒溫動物,存在一個等熱區(qū),在這個范圍內,豬借助于物理調節(jié)維持正常體溫,一旦超過這個范圍,就得通過產熱和散熱來維持正常的體溫。豬以蒸發(fā)散熱為主,保證充足而清涼的飲水,一方面是保障蒸發(fā)散熱的水分需要,另一方面清涼飲水在消化道內升溫也可使機體降溫。夏季將暴露在陽光下的水管進行深埋處理,其深度較好達到20cm以上,保證送到豬舍中的飲水涼爽。
減少飼養(yǎng)密度
豬群過大和飼養(yǎng)密度過高,均可加重熱應激,因此,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飼養(yǎng)密 度。 調整飼料配方
選擇適口性好、新鮮優(yōu)質的原料配合飼糧,適當降低高纖維原料配比,降低飼料中碳 水化合物的含量,控制飼料粗纖維水平,以減少體熱產生;飼料中添加5%以內的油脂;增加飼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飼料利用率,減輕高溫季節(jié)豬的散熱負擔。適當添加青綠飼料,平衡營養(yǎng),保證能量供應。
添加無藥殘的中獸藥
適當的添加中獸藥,提高豬的免疫力,增強抗熱應激能力,可以緩解熱應激對豬的不利影響,建議選用具有開胃健脾、清熱消暑功能的中獸藥裨衛(wèi)建,緩解炎熱環(huán)境對豬的影響,提高增重和飼料利用率。
防飼料霉變
豬對霉菌毒素、變質飼料敏感。在高溫高濕季節(jié),豬飼料中加入中獸藥丙冬甘寧,可以 保護肝臟,加快飼料中的霉菌毒素的分解,減少對豬群的危害。飼養(yǎng)員每天晚上應對豬食槽的殘留飼料進行清理,以防采食酸化變質飼料。
衛(wèi)生消毒
夏季高溫高濕環(huán)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增加了豬病的感染機會。因此,夏季必須重視豬舍內外及豬體表的清潔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及時清除糞尿、減少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