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別名巖鹿、白鼻鹿、黃鹿學名Cervusalbirostris英文名white-lippeddeer鹿科Cervidae分布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的體型大小與水鹿、馬鹿相似。頭骨淚窩大而深。唇的周圍和下頜為白色,故名"白唇別名巖鹿、白鼻鹿、黃鹿
學名Cervusalbirostris
英文名white-lippeddeer
鹿科Cervidae
分布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西藏東部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唇鹿的體型大小與水鹿、馬鹿相似。頭骨淚窩大而深。唇的周圍和下頜為白色,故名"白唇鹿",為我國特產(chǎn)動物。成年雄鹿角的直線長可達1米,有4~6個分叉,雌性無角。蹄較寬大。通體呈黃褐色,臀斑淡棕色,沒有黑色背線和白斑。
棲息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寒灌叢或草原上。白天常隱于林緣或其他灌林叢中,也攀登流石灘和裸巖峭臂,善于爬山奔跑。喜歡集群生活。主要采食禾本科、蓼科、景天科植物,也吃多種樹葉,有食鹽的習性。發(fā)情交配多在9~11月份,雄性間有激烈的爭偶格斗,孕期8個月左右,每胎1仔,幼鹿身上有白斑。鹿茸產(chǎn)量較高,是名貴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