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殼的稚鱉,放人小水池,讓它適應新環(huán)境。3天內可不喂食,靠消耗自身卵黃生長。3天后卵黃消失再喂食,可投喂水蚤、豬肝、魚肉糜等。
在小水池內投放水葫蘆,可供其休息在池內還可投少量的細綠浮萍,供其食用。為了增加其維生素,他內還可投放少量鯽魚及羅非魚,消耗殘餌,改善水質。
小水池,水深15-20厘米。根據水質怕況,適時換水,每次換1/3。換水時注意加進與池內水溫相等的好水。
在栽有少量(約1/3)的水葫蘆或水浮蓮的水體內,給其營造了一個適合生長的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水葫蘆上可曬背,根上可棲息,成團的發(fā)達根須,可容納眾多的稚鱉在一起游戲。由于有了水葫蘆的生長,吸附水中過剩肥料和有害重金屬,池水顏色綠油油,很適合(魚)鱉的生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