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魚喜靜怕聲,喜陽怕風(fēng),喜潔怕臟。因此建池要選擇環(huán)境幽靜,避風(fēng)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若塘底沒砂性土的,要摻一部分砂性土,塘邊和池邊分別建曬臺和餌飼臺,供甲魚曬背和攝食之用,四周要建好防逃墻,磚砌、石棉瓦豎栽均可,高度1米左右。
二、要選好甲魚苗。目前甲魚苗來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工廠化育苗和專業(yè)戶批量生產(chǎn)的;二是市場上大小不等野生甲魚。苗種進池時一定要分級暫養(yǎng)15天左方,待適應(yīng)環(huán)境后再投養(yǎng)殖池。
三、投放密度要適宜。就一般而言,畝投2齡—3齡幼鱉100公斤—150公斤。最多不得超過200公斤。
四、精心飼養(yǎng)。采用優(yōu)質(zhì)的甲魚專用飼料進行喂養(yǎng)。投喂的方法為:設(shè)飼料臺。每天將餌飼投入臺上,一般以100平方米水域設(shè)臺1個。投餌比例一般為池中甲魚總重的8%—10%,成甲為10%—12%。
五、重視水質(zhì)調(diào)節(jié)。養(yǎng)殖水體經(jīng)常采用有益微生物如益水寶等改良水體,幼鱉保持水深0.3米—O.4米,每隔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1/3,水色以綠色狀態(tài)為好,讓相互隱蔽,減少互傷機會,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蓬、水葫蘆等綠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質(zhì)。成鱉池,每4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4,不管在什么情況下,要保持水質(zhì)清新活爽,溶氧充足,肥度適當(dāng)。
六、防治病害。甲魚常見的疾病有水霉病、脖腫病、紅脖病、白斑病、腐皮病等。
1、水霉病癥狀為:肉眼可見甲魚四肢、頸部、尾部等處出現(xiàn)水霉,生長緩慢,防治方法是:病甲單獨飼養(yǎng),每天采用螯合銅2ppm處理5-10分,連續(xù)3天,癥狀可以完全消除。
2、脖腫病癥狀為:甲魚脖腫頸部明顯腫大,口鼻出血,腹甲部呈貧血狀。防治方法是:采用溴氯海因復(fù)合消毒劑0.3ppm消毒池水,而后投喂中魚尼考,其添加量為0.15%。
3、紅脖病癥狀為:甲魚脖頸腫脹,腹部充血,身上有紅色斑點,此病為急性傳染病,如防治不及時,會造成甲魚大量死亡。防治方法是:定期采用強克101消毒,其用量為0.3ppm,同時在飼料中添加0.15%的中魚尼考投喂。7天為一個療程。
4、腸炎癥狀為:甲魚排泄物有異味,消化不暢,行動遲緩。防治方法是:在飼料中,添加1%大蒜汁或添加0.3%的乙酰甲喹,5天為一個療程。
5、腐皮病癥狀為:甲魚須、尾、四肢、裙邊出現(xiàn)表皮糜爛現(xiàn)象,嚴(yán)重時表皮爛掉、爪脫落、頸部肌肉、骨胳外露。防治方法是:除對池水全部用“二溴海因復(fù)合消毒劑”進行消毒外,將病鱉迅速隔離.每天用1ppm強克101溶液浸洗2分—5分鐘,1天兩次,7天為一個療程,一般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