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孵化泥鰍的受精卵一般是利用家魚的孵化設(shè)備,如環(huán)道或在孵化缸中進(jìn)行。孵化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0—28℃,孵化率在900/0以上。容器內(nèi)保持微弱流水,使它有充足的溶氧。孵化用水應(yīng)清新、富氧、無污染,pH為7~8,溶氧在6~7毫克/升,不能低于2毫克/升。水溫25℃時,僅需要2天鰍苗就可以被孵出。剛孵出來的魚苗,全長約為3.7毫米;再過3天后鰍苗全長約3.7毫米;3天后鰍苗全長5.3毫米,鰾充氣、腰點(diǎn)出現(xiàn),卵黃囊消失,開始吃外界食物,進(jìn)入鰍苗種培育階段。
泥鰍孵化管理
(l)清池消毒無論采用何種孵化容器,都必須對所用的容器進(jìn)行消毒。在孵化的前10天,孵化池用生石灰徹底消毒,待藥效消失后,注水30厘米,把粘滿卵粒的魚巢放人池中孵化。
(2)孵化密度一般情況下,每升水放500~1000粒受精卵是最為恰當(dāng)?shù)摹?br />
①采用孵化缸孵化的,每升水體放受精卵2000~3000粒。
②采用孵化槽孵化的鰍苗,其每升水體較好放500—1000粒受精卵。
③采用靜水孵化的,每升水體可放受精卵500粒左右。
(3)水質(zhì)孵化的用水必須清新、富氧、無污染,其溶氧在 6~7毫克/升,不能低于2毫克/升.pH值為7~8。
(4)控制水量孵化水深為IO-25厘米,靜水、流水都可以,但較好是微流水。孵化期間為了防止因水質(zhì)惡化而導(dǎo)致胚胎發(fā)育時缺氧死亡,必須定期將新水加入池中,確保水質(zhì)清新,溶氧充足。
(5)水溫管理泥鰍苗的孵化率被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因此孵化泥鰍受精卵時的水溫范圍是18~310C,適宜水溫是20~28℃,最適水溫是25℃。
①水溫與孵化所需時間的關(guān)系。當(dāng)水溫在18℃時,其出膜的時間是70小時;20—21℃時,出膜時間為50小時;24~25℃時,出膜時間為30一35小時;27~28qC時,出膜時間25—30小時。
②水溫與孵化率的關(guān)系。當(dāng)水溫在15℃時,其孵化率為80%;水溫是20℃時,孵化率則為94%;25℃時,孵化率為98%。
(6)避免振動因為泥鰍受精卵的黏著力不是很強(qiáng),當(dāng)受到振動時就會容易脫落,沉人孵化容器底部而相互黏著成塊,這些卵粒容易死掉。所以,應(yīng)防止孵化用水急劇波動。如在室外孵化,則要防止因風(fēng)力而引起的水面波動。
(7)清除水霉如果在孵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水霉,可用10克孔雀石綠和10升水配制成溶液灑在孵化器中,使孵化水體的藥液濃度在02一0.5毫克/千克的范圍。定期用0.5 xl0-6的孑L雀石綠溶液或2. Oxl0-6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粘滿卵粒的魚巢。
(8)其他泥鰍苗出膜階段,要及時將過濾網(wǎng)上的卵膜和污物清除干凈。當(dāng)仔魚全部出膜后,迅速把死卵撈出,以免卵腐敗造成水質(zhì)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