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愛露 (山東省文登市文登營獸醫(yī)站 264400)
近年來,隨著乳品行業(yè)的調整,威海地區(qū)很多中、小型牛場場主紛紛改變飼養(yǎng)方式,將原先的乳用型奶牛與西門塔爾或利木贊通過人工授精雜交繁育出乳肉兼用型犢牛,或者直接從大型牛場購進荷斯坦母牛所產下的公犢,經18~20個月飼喂,培育成500~750千克左右的育肥牛出售,效益很可觀。在實際生產中,許多牛場犢牛的死亡率很高,給養(yǎng)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理的疏忽。所以在這里,著重說一下肉牛犢牛哺乳期的飼養(yǎng)管理。
1 初乳管理
初乳管理是決定小牛健康和生存的最重要的管理因素。初乳中含有很高的免疫球蛋白,對于犢牛獲得被動免疫,抵抗外界疾病至關重要。犢牛出生后1小時以內應盡快吃到初乳,根據小牛體重和健康狀況調整用量。一般先進次可喂給1~2千克,以后每次飼喂2.0~2.5千克,每天喂2~3次。所喂的初乳的溫度應保持在38℃左右,由于直接加溫奶易凝固。因此,為保證奶溫一般采用熱水浴法來加溫。
大型牛場生產的公犢牛,一般出生當天就出售,注意在購買小牛時應采購足量的初乳,分成小包裝冷藏,用時熱水浴至38℃后飼喂。飼喂初乳可采用奶壺和奶桶,現實中使用奶壺更方便一些。體弱犢?;蚪浿a產下的犢牛,先進次喂奶大多數反應很弱,在短時間內應多喂幾次,以保證能吃到必要的初乳量。這種情況下應人工予以引導,一般是飼養(yǎng)員將手指伸在奶中讓犢牛吮吸,逐步過渡。
另外,所有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切斷細菌傳播途徑,盡量每牛1壺,喂乳結束后,需將犢牛嘴擦拭干凈,以免互相吮吸。2次飼喂間隔的時間中,可少量飲用電解多維溶液進行補水,水溫控制在35~37℃。
2 常乳和犢牛代乳粉的喂養(yǎng)
犢牛出生三天以后由初乳逐步過渡到常乳或犢牛代乳粉,常乳的喂量占體重的8%~10%,奶溫保持在35~38℃,隨著采食精飼料和粗飼料量的增加,適當減少常乳的喂量。6周齡、7周齡、8周齡喂奶量一般依次遞減,分別為5千克、4千克、3千克。傳統(tǒng)的鮮奶飼養(yǎng)犢牛成本較高,用有抗奶喂犢牛,抗生素的作用又會對瘤胃菌群的建立有一定影響,所以選擇優(yōu)質的犢牛代乳粉喂犢牛已被很多牛場認可。
犢牛代乳粉的用法為,將代乳粉用溫度40~60℃開過的水沖泡,混勻,用奶壺喂給犢牛,飼喂時的溫度應在35±2℃。一份代乳粉兌7~8份水。30日齡內,每天喂代乳粉3次,每次250~300克代乳粉;30日齡以后每天2次,每次400~500克代乳粉,實際中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喂量。代乳粉要即沖即喂,不能預先用水泡,犢牛由喂牛奶轉到喂代乳粉一般需要5天的過渡期,逐漸用代乳粉替代牛奶,不可過快,以免引起犢牛腹瀉病的發(fā)生。沖泡代乳粉的水溫要控制在40~60℃之間,溫度過高,損失代乳粉中的營養(yǎng);溫度過低,易發(fā)生腹瀉。
3 飲水
犢牛出生1星期后開始訓練飲水,水溫37~38℃,(www.nczfj.com)經過10~15天改為潔凈溫水,30天后改為深井水,不要讓犢牛飲用冰水或不衛(wèi)生的水。
4 補飼
犢牛出生1星期后開始訓練采食精飼料,以補充營養(yǎng)和促進胃腸發(fā)育。開始幾天每天喂精料10~20克,以后逐漸增加到80~100克。另外,可以在牛槽中放少量胡蘿卜、南瓜、優(yōu)質的青干草供其自由采食。出生2個月后讓其自由采食優(yōu)質粗飼料,粗飼料以每天1.7千克左右為宜。犢牛哺乳期日增重一般保持在650克左右。
5 保健護理
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觀察牛的精神狀態(tài)、食欲、糞便、體溫和行為有無異常,盡量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犢牛欄內要勤打掃,定期消毒,保持清潔干燥。
6 早期斷乳
發(fā)育健康的犢牛可在60~70日齡進行早期斷乳。具體方法是斷奶前一個月逐漸增加精料和粗料,減少牛奶或犢牛代乳粉的喂量。臨斷奶時由每天喂奶2次改為1次,然后停喂,也可采用牛奶摻水的辦法,逐漸減少奶量,最后改為全部供水。一般認為斷奶時喂料量為每天1.5~2.0千克左右,以后采用3遍給料和24小時供應水和牧草。對于瘦弱犢牛,可適當延長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