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全株無毛。主根粗長,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根頸處密生褐色纖維狀葉柄殘基。莖單生,二歧分枝?;~叢生,葉柄長,基部具葉鞘,葉片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2-3回羽狀分裂;莖生葉較小,有較寬的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片,少有1片;小傘形花序有花4-9朵,萼片短三角形,較明顯;花瓣5,白色。雙懸果,成熟果實黃綠色或深黃色,長卵形,具疣狀突起,稍側(cè)扁;果有5棱?;ㄆ?一9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防風適應性較強,耐寒、耐干旱,喜陽光充足、涼爽的氣候條件,適宜在排水良好、疏松干燥的砂壤上中生長,在我國北方及長江流域地區(qū)均可栽培。
種子容易萌發(fā),在15-25℃的范圍內(nèi)均可萌發(fā),新鮮種子發(fā)芽率可達50%以上,貯藏1年以上的種子發(fā)芽率顯著降低,故生產(chǎn)上以新鮮的種子作種為好。防風發(fā)芽適宜溫度為15℃,生產(chǎn)上春、秋季播種均可。種子在春季播種20天左右出苗,秋播翌年春天出苗。
種植栽培技術(shù)
1、選地、整地:防風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長可達50-60厘米,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黏土地種植的防風極短,分叉多,質(zhì)量差。防風是多年生植物,整地時需施足基肥,每畝用廄肥3000-4000千克及過磷酸鈣15一20千克,深耕細耙。北方作成1.3-1.7米寬的平畦,南方多雨地區(qū)作成寬1.3米、溝深25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式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進行分根繁殖。
①種子繁殖:在春、秋季都可播種。春播,長江流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華北在4月上中旬;秋播,長江流域在9-10月,華北在地凍前播種,第二年春天出苗。春播需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以利發(fā)芽。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30-40厘米行距開溝條播,溝深2厘米,把種子均勻播人溝內(nèi),覆土蓋平,稍加鎮(zhèn)壓,蓋草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播后20一25天即可出苗。每畝用種子2千克。
②分根繁殖:在收獲時或早春,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條截成3厘米長的小段作種。按株行距15厘米×50厘米、穴深6-8厘米栽種,每穴1根段,順栽插入,栽后覆土3-5厘米,每畝用報量約50千克。
3、田間管理
①間苗:苗高5厘米時,按株距7厘米間苗;苗高10-13厘米時,按13-16厘米株距定苗。
②除草并培土:6月前需進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間清潔。植株封行時,先摘除老葉,后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時結(jié)合清理場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③追肥:每年6月上旬或8月下旬需各追肥1次,用人糞尿、過磷酸鈣或堆肥開溝施于行間。
④摘薹:2年以上植株,除用以留種的外,都要及時摘薹。
⑤排灌:在播種或栽種后到出苗前的時期內(nèi),應保持土壤濕潤。防風抗旱力強,多不需澆灌,雨季注意及時排水,以防積水爛根。
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夏秋季為害,為害葉片。防治方法:①施磷鉀肥、注意通風透光;②發(fā)病時以50%托布津800-l000倍液噴霧防治。
2、黃翅茴香螟:現(xiàn)蕾開花時發(fā)生,為害花蕾及果實。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BT乳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3、黃鳳蝶:5月始為害,幼蟲咬食葉、花蕾。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殺;②在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l000倍液。
采收與加工
一般在種植后第二年冬季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萌芽前采收。春天分根繁殖的防風,在水肥充足、生長茂盛的條件下當年可收獲。防風根部入上較深,根脆易斷,收時應從溝的一端開深溝,順序采挖。去除殘留莖葉和泥土,曬到半干時去掉須毛,按根的粗細長短分級,扎成0.25千克的小把,曬至全干即可。
留種技術(shù)
選生長旺盛、沒有病蟲害的二年生植株。增施磷肥,促進開花、結(jié)實飽滿。待種子成熟后割下莖枝,搓下種子,晾干后放陰涼處保存。另外,也可以在收獲時選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條作種根,邊收達栽,或者在原地假植,等明春移栽定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