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白絨山羊主要分布在陜西省榆林、延安兩市,適應性比較強,在我國的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qū),都能夠飼養(yǎng)。目前,陜北白絨山羊已被引入寧夏、甘肅、山西等地,目前由于退耕還林的發(fā)展,在農村陜北白絨山羊的喂養(yǎng)開始采取種草圈養(yǎng),眾多牧草飼料作物中選擇適宜的品種。結合多年牧草技術推廣實踐經驗成效,根據其當地的土壤、氣候、日照、雨量等條件,與飼喂白絨山羊的效果,綜合評價以種植hn-mc黑麥草、hn-mc象草、hn-mc飼用玉米為主,豆科牧草以hn-mc紫云英為主,葉菜類以hn-mc菊苣為主。多年生hn-mc菊科豆科牧草,適應性廣,抗寒,耐鹽堿,喜肥水,但耐旱性極強,但不適宜種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對土壤和光照條件要求都不嚴格;病害極少,營養(yǎng)期較長,生長速度快,再生能力強,耐刈割,利用周期長,氣溫及水肥條件好的情況下,20天可刈割1次,年可刈割4-8次,畝鮮草產量0.5-1萬㎏。供草期4-11月。用途廣泛,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是陜北白絨山羊補充粗蛋白的較佳牧草品種。

陜北白絨山羊在日常的圈養(yǎng)中,要注意給鹽給水 在每天補喂1~2次混合飼料的同時,每天要飲用4~6次淡鹽水,食鹽的添加量每只羊可按8~10克計算。圈舍應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羊舍要保持通風和防潮,保持羊舍清潔干爽,做好羊疥癬等寄生蟲的防治。日常喂給的飼料、飲水必須保持清潔。不喂發(fā)霉、變質、有毒及夾雜異物的飼料、飼喂用具經常保持干凈。羊舍、運動場要經常打掃,并定期消毒。
注意驅蟲藥浴,成羊或產后母羊,在5月中旬~6月上旬,可用阿福丁(蟲克星)驅除體內線蟲及體外虱、螨、蜱、蠅蛆等寄生蟲。一般每50公斤體重用阿福丁一小袋(5克),拌入飼料中飼喂。隔7~10天后重復給藥一次,兩次驅蟲后可不進行藥浴。春季出生的羔羊,可在秋季驅蟲,要嚴格掌握用藥劑量。
注意防病治病,要隨時注意羊的精神狀態(tài)、食欲和糞便情況,特別注意羔羊的疾病防治。當發(fā)生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及時請獸醫(yī)進行觀察治療,對病死羊的尸體要妥善處理,深埋或焚燒,做到切斷病源,控制流行,及時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