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咨詢:種的溫棚黃瓜,這幾天葉片上出現了許多黃點,我按照細菌性角斑病打了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都不管用,田間傳染很快,請問該怎么辦?,下面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溫棚黃瓜葉片上出現了許多黃點,田間傳染很快,如何解決?
根據你講的情況,我覺得可能是病害診斷有誤,應該是黃瓜霜霉病開始發(fā)生了。黃瓜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發(fā)病初期都是在葉片正面出現一些水漬狀黃斑,隨著病情發(fā)展,病斑變?yōu)槭苋~脈限制的多角形。如果是霜霉病,病斑很快就合并擴大,至全葉發(fā)黃,但在潮濕時葉片背面會出現紫灰色霉層;而細菌性角斑病病斑不合并,而是出現穿孔。潮濕時葉子背面可見白色的細菌黏液。因為霜霉病是屬于真菌病害,用防治細菌的藥不能控制。
根據多年來的測報、觀察,目前,已經進入黃瓜霜霉病的流行期。前段時間,由于氣溫回升快,雨雪很少,溫室的排濕做的比較好,因而今年黃瓜霜霉病流行比較輕也晚。但是各地近期出現了降溫和雨雪,致溫室溫度下降,濕度增大,對霜霉病的發(fā)生很有利。按照常年規(guī)律,霜霉病應該進入發(fā)病高峰期了。在此提醒農民朋友盡早做好預防和防治。
黃瓜霜霉病是黃瓜生產上一種毀滅性的病害,一般在我省的溫室多在2月下旬到4月中下旬為流行高峰期。如果防治不及時,常會造成幾天內黃瓜的葉片即全部變黃干枯,造成黃瓜生產的嚴重損失。
黃瓜霜霉病是一種專性寄生菌,只為害黃瓜和少量甜瓜。是典型的氣流傳播病害。葉片病斑背面產生的紫灰色霉層就是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子囊梗。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只要田間出現中心病株,這些病菌就可以隨氣流迅速傳播到全田,幾天內造成全田流行。病菌離開活體就不能存活。當田間黃瓜收獲以后,病菌也就不存在了。我省之所以黃瓜霜霉病能周年流行,主要是隨著溫室大棚和露地生產的發(fā)展,周年都有黃瓜的生產,都有活體存在,為黃瓜霜霉病的周年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黃瓜霜霉病流行的條件是,棚室的溫度在15-22℃,濕度達到83%以上,而且有水膜存在3-4小時,病菌就可從葉片細胞間直接侵入,并再產生孢子囊。然后孢子囊又借氣流迅速傳播。由于該病土壤不帶菌,種子也不帶菌,在防治上主要應該控制病害流行的環(huán)境條件,預防病菌的侵染,因此,要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重點是搞好溫室的環(huán)境調控,做好排濕,縮短葉面結露時間。在田間發(fā)現中心病株以后即及時噴藥進行控制。
先進,目前,氣溫已開始回升,建議在黃瓜的棚管理當中,盡量做到“四溫段”管理,即早上8點到下午1點,溫度控制在25-28℃,下午1點到閉棚前溫度控制在22-25℃。當下午溫度下降至20℃左右時,閉棚,再降至17-18℃時,放草簾。使夜間溫度控制在上半夜溫度17℃上下兩度,后半夜溫度控制在 11℃上下兩度,夜間結露時間縮短到4個小時以下。這樣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利于病菌流行的環(huán)境條件。
第二,在黃瓜的田間管理中,一定要堅持勤澆淺灌,并做好灌水后的排濕,減少田間濕度。
第三,在整枝綁蔓和采瓜等農事活動中,注意觀察棚室中部靠前沿植株功能葉上有無病斑發(fā)生。當發(fā)現病斑時,即表明田間出現了中心病株,應及時噴藥??梢赃x用以銅制劑為主的農藥,如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500倍,50%甲霜銅可濕性粉600倍,77%可殺得可濕性粉800-1000倍,72%克露可濕性粉 800倍等農藥進行噴霧。以上藥劑還可兼治角斑病。注意噴藥必須全株葉片噴勻,且重點是植株中上部葉片背面要重點噴霧,方能較好控制病菌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