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征特性
?、佼a(chǎn)量高。2002~2004年在江蘇省常規(guī)油菜區(qū)域試驗中,平均單產(chǎn)2652kg/hm2,比對照蘇油1號增產(chǎn)3.39%,其中2002~2003年度比對照增產(chǎn)9.87%,增產(chǎn)極顯著。2004~2005年參加江蘇省常規(guī)油菜生產(chǎn)試驗,平均單產(chǎn)2335kg/hm2,比對照蘇油1號增產(chǎn)15.52%。②品質(zhì)好。據(jù)農(nóng)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揚油7號芥酸含量0.8%,1g餅粉硫苷含量23.83txmol,符合國家雙低標準,含油率高達41.46%。③抗逆性強。揚油7號菌核病發(fā)病率29.89%、病指19.78%,凍害率70.58%、凍指24.2,抗倒性中等,均優(yōu)于對照蘇油1號。④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揚油7號幼苗半直立,葉色淡綠,葉片較大;全生育期244.6d,與對照相當;株高175.7cm,分枝點高51.3em,主軸長66.8cm,一次分枝8~9個,單株有效角果368.1個,每角20.5粒;揚油7號冬前生長較旺,返青后抽苔迅速,生長量大,是一個很好的耐遲播品種。
2栽培技術(shù)
2.1適時早播,培育適齡壯苗
揚油7號屬半冬性品種,苗期生長較旺,長江中下游宜安排在9月中下旬播種,播量為7.5~9.0kg/hm2。留苗密度為1m2108~135株,5張綠葉時,追施少量斷奶肥,秧齡35-40d。苗床和大田比不超過1:5。三葉期噴施100―150mg/kg的多效唑溶液,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壯苗形成。苗期注意防治蚜蟲和菜青蟲。
2.2及時移栽,提高移栽質(zhì)量
揚油7號一般10月中下旬移栽,移栽密度為1hm/1.2×105株左右。遲栽或小苗移栽可適當增加密度。
2.3加強栽后田間管理
一般施純氮187.5~262.5kg/hm2,五氧化二磷120―168kg/hm2,氧化鉀150―210kg/hm2,硼砂11―15kg/hm2。氮肥按底肥:苗肥:苔肥為5:3:2合理運籌,磷鉀硼肥一次底施。冬前和開春注意防治好蚜蟲等害蟲。在初花期用40%的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5kg/hm2,對水600kg/hm2噴施防治菌核病,雨水多的年份盛花期再防治一次。
2.4適時收獲,及時脫粒,防止機械混雜
終花后30d左右,當全株2/3的角果呈黃綠色,種皮呈黑褐色時為適宜收割期。收獲后可適當堆放4~5d促進油菜后熟。選擇晴天及時脫粒、晾曬。同時注意防止機械混雜,確保油菜籽商品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