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地方。
2、選擇苗苔期生長(zhǎng)勢(shì)強(qiáng)、易攻早發(fā),生育期偏早,具備再生能力強(qiáng)的雙低油菜品種,如華雜6號(hào)、8、10號(hào),中油雜4號(hào)、中雙9號(hào)等。選用高純度、低代別的種子。
3、采用育苗移栽,合理安排播、栽期。棉花茬口播、栽期分別在9月中上旬和10月下旬,次年2月下旬摘苔,雙季晚稻茬口播、栽期分別在9月中上旬和10月下旬的,次年2月份摘苔,8/25左右播種的或中稻茬口8/20左右播種的,可在春節(jié)期間摘苔上市。
4、根據(jù)不同地力確定適宜密度。地力好的棉花和中稻茬油菜,移栽密度0.5~0.6萬株/畝,晚稻茬且田間地力較差的0.65~0.75萬株/畝。
5、合理施肥。做到底肥、追肥、臘肥、苔肥并重。在肥力中等的前提下,施足底肥,每畝施碳銨60~7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氯化鉀10公斤,硼肥1.5公斤,早施追肥,移栽活棵后即畝施尿素5~7.5公斤提苗,重施臘肥,在冬至前后畝壓土雜肥60擔(dān)以上,加施尿素10公斤,提早補(bǔ)苔肥,在摘苔前7~10天畝施尿素5~7.5公斤。
6、嚴(yán)格掌握摘苔標(biāo)準(zhǔn)。菜苔抽出25~30cm時(shí),摘苔15~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