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苗木的繁殖方法有幾種?
葡萄苗木的繁殖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繁殖,即營養(yǎng)繁殖;另一種是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
營養(yǎng)繁殖是利用葡萄植株的一部分器官,主要是利用莖進行繁殖和培育苗木的方法。其優(yōu)點是,新植株變異小,能保持母株的品種特性,并可在一年中多次繁殖。這種方法繁殖的植株成形早、生長快,進入結(jié)果期早,因此在生產(chǎn)中廣泛應用。無性繁殖的方法有硬枝扦插、綠枝扦插、壓條、嫁接和莖尖、莖段的組織培養(yǎng)等,其中應用較多的是硬枝扦插和嫁接法,也是較為傳統(tǒng)的方法。組織培養(yǎng)育苗則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繁殖方法,投資較大,對設施、技術(shù)要求較高。
有性繁殖是利用種子產(chǎn)生新植株的方法,是有性雜交和遺傳基因重組的結(jié)果。所獲新植株遺傳變異性大,很難保持原有品種的特性,優(yōu)良品種育苗不采用此方法。傳統(tǒng)葡萄常規(guī)育種通常采用種子繁殖,通過雜交獲得雜交種子,再從其大量實生苗中篩選優(yōu)良性狀的新品種。該方法常用于葡萄新品種的繁育但費工、費時,育種周期長,一般苗木繁殖不宜采用。
2、怎樣進行葡萄扦插育苗?
葡萄扦插育苗分為硬枝扦插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育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它是利用冬季剪下的具有該品種特性的一年生枝條作扦插材料,通常每扦插枝條2~3個芽,稀有品種可采用單芽扦插。硬枝扦插前應做好相關(guān)的準備工作。
(1)育苗地選擇。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靠近水源、排灌容易的砂質(zhì)壤土或壤土為宜,并考慮管理方便,留有生產(chǎn)小路和排灌水溝等。育苗地在冬季上凍前,要深耕50厘米左右,然后將過磷酸鈣(每畝50公斤)與有機肥(圈肥、廄肥、堆肥,每畝3000公斤)混合后撒施于表面,粗耙一遍,來年春天開凍后再細耙一遍。土壤墑情差時,應先澆透水后,再起壟整畦備用。北方地區(qū)多采用壟插育苗,這樣有利于防寒、保溫、保濕。育苗地要注意輪作換茬,避免連作,前茬較好不用馬鈴薯和茄科類的蔬菜園地,以避免病蟲危害。
(2)選擇好插條。將插條從貯藏溝內(nèi)取出,按所需長度進行剪截,單芽插條長度5~10厘米,雙芽或3芽插條10~20厘米,插條粗度0.5厘米以上,節(jié)間長短均勻,芽眼飽滿,髓部不超過插條直徑的三分之一,插條皮色黃至紅褐色,無病蟲。剪截時,將插條上端剪口距芽1厘米處平茬剪,下端剪口緊靠節(jié)下0.5厘米處斜剪,甚至可以剪在節(jié)上,這是因為節(jié)上養(yǎng)分貯藏多,易萌發(fā)生根。插條剪好后,每50條或100條扎成一捆,待催根或扦插用。
(3)插前浸條。把剪好備用的扦插條成捆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小時,至剪口呈鮮綠色達水分飽和為止。為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現(xiàn)常采用藥物處理的方法促其發(fā)根。通常是將成捆的扦插條基部1~2厘米用藥物進行浸蘸。但切忌使插條頂芽著藥。常用的藥劑有:吲哚乙酸40~50mg/kg,萘乙酸鈉100mg/kg,浸泡12~24小時;吲哚丁酸100mg/kg浸12小時,或200~300mg/kg快速浸蘸,將插條基部浸入藥液后立即取出;亦可用萘乙酸300~450mg/kg快速浸蘸。試驗表明,用0.2%磷酸二氫鉀浸泡枝條的1/3,浸泡48小時,也可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
(4)扦插時間。露天扦插育苗以早春土溫達到8~10℃以上時開始為宜。
(5)扦插方法??刹捎脡挪寤蚱璨?。
①壟插。將育苗地深耕細耙平整后進行打壟。東西向起壟,行距50厘米左右,先挖深、寬各15~20厘米的溝,溝土向北翻,形成高20厘米的土壟,然后將處理好的插條沿溝壁按10~15厘米的株距插入,插條長時可傾斜插,頂芽向上朝南,隨后從溝南邊取土覆蓋,用腳踏實,澆透水后再覆土,使細土超過頂芽3~5厘米為宜。如覆蓋塑料薄膜或建小拱棚,更利于插條早生根。
②畦插法。將深耕細耙平整后的育苗地,南北向整成寬1~1.5米的畦,畦長一般20~30米,畦內(nèi)按行距25~30厘米挖溝,溝深10厘米左右,將插條插入溝內(nèi),株距10~15厘米,頂芽與地面相平,芽眼向上、朝陽,插條用細土覆蓋3~5厘米,然后澆一次透水。待水滲下去后及時中耕,有條件時,可在中耕后覆膜,以利保墑和提溫,促插條生根。
壟插土溫上升快,發(fā)芽早,中耕除草方便,通風透光,苗木生長較畦插為好。
3、怎樣進行營養(yǎng)袋育苗?
營養(yǎng)袋育苗是在保護設施內(nèi),提早將插條扦插在營養(yǎng)袋內(nèi),使插條提前生根發(fā)芽,待露地霜凍過后,氣溫較高時再定植田間。營養(yǎng)袋育苗苗期短,成活率高,苗木長勢好,可明顯提高育苗效率。
該方法育苗所用塑料袋可用普通農(nóng)膜制作。塑料袋直徑10厘米左右,高18~20厘米,袋下部或底部打幾個小孔,以利透氣滲水。育苗所用營養(yǎng)土可用肥沃壤土、糞肥及通氣介質(zhì)(如草炭土、細爐渣、河沙等)配制,配比為壤土:糞肥:通氣介質(zhì)為1:0.5:1,混合均勻后備用。
育苗時,將營養(yǎng)土和處理好的插條裝入袋內(nèi),營養(yǎng)土要壓實,袋上口留1~2厘米的空間,以便澆水。將裝好的營養(yǎng)袋緊密排列在預先整好的苗床內(nèi),苗床深20~30厘米,寬長度不限。全床擺滿營養(yǎng)袋后立即澆透水。為了保濕保溫,可在苗床上扣塑料小拱棚(也可在塑料大棚內(nèi)進行育苗),一般溫度保持20℃左右,濕度80%,不低于60%,當插條長出3~4片葉時可揭去拱棚,苗木新梢長出5~6片葉時即可移栽。
4、怎樣進行苗圃地管理?
苗圃地管理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及時澆水。我國北方地區(qū)春季少雨,透水性強的沙質(zhì)土壤應經(jīng)常澆水,以保持土壤墑情;持水力強的粘重土壤,澆水次數(shù)可酌減,以免降低土溫,影響幼苗生長。進入5月份后,應視土壤墑情及時澆水,一般整個生育期澆水5~7次。
(2)追肥。在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的基礎上,全年可追肥2~3次。首次追肥可在苗木全部萌芽后半月,苗高20厘米左右,結(jié)合澆水追施氮肥,一般畝施尿素15公斤。第二次追肥可在苗高30~40厘米時,追施氮、磷、鉀復合肥,一般畝施15~20公斤。在8月中下旬可追施一次磷鉀肥,施肥量每畝20公斤左右。另外,根據(jù)苗木生長情況,在幾次追肥之間可進行葉面噴肥。
(3)枝蔓管理。當苗高30厘米時及時搭架,使枝蔓直立生長。新梢上架后應及時綁蔓、摘心,摘除副梢和卷須。如苗木粗壯可在基部保留1~2個副梢,以作快速整形之用。
(4)病蟲害防治。早春有地下害蟲或金龜子危害的地區(qū),可使用毒餌或人工捕捉。雨季來臨前,噴一遍24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止發(fā)病。進入雨季后應根據(jù)發(fā)病種類對癥防治,如發(fā)生白腐病或黑痘病可噴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800倍退菌特液2~3遍,霜霉病可噴500~600倍瑞毒霉或400倍果多福液1~2遍。如有葉蟬危害,可在上述藥劑中加施1500倍神威乳油。
5、怎樣確定葡萄的栽培密度?
葡萄的栽植密度依采用栽培架式而定,采用架式與品種、地勢、土壤、田間作業(yè)方式有關(guān)。國內(nèi)外葡萄集中產(chǎn)區(qū)多采用小架面高密度栽培,每畝栽植300~500株。我省在葡萄生產(chǎn)中主要采用兩種架式,籬架和小棚架?;h架栽培,株行距一般為1×2米;小棚架栽培,株距一般為0.6~1米,行距3~4米。
6、怎樣挖定植溝?
為培育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的葡萄植株,在定植前,要按照行距挖定植溝。在挖葡萄定植溝時,一定要盡可能加寬和加深,一般深寬不少于60厘米。挖溝時間以栽植前一年秋天進行為好。挖溝時將表土與底土分放在溝兩側(cè),每畝施用有機肥8000~10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與挖出的土混合均勻后回填至溝中,注意先填底土,后填表土,最后灌水沉實,耙平待栽。
7、葡萄定植前怎樣做好苗木的準備工作?
栽植前,先將葡萄苗木從貯藏溝中取出,將干枯苗或枝、芽、根群發(fā)霉變黑的苗木揀出。挑選后的苗木捆成捆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晝夜。苗木在定植前應進行適當修剪,枝蔓一般可留2~3個芽;輕剪根梢。這樣有利于促發(fā)新根,促進根群生長。為防治短須螨、介殼蟲和白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可將捆好的苗木枝蔓部分浸泡于5波美度石硫合劑加0.1~0.3%五氯酚鈉的消毒液中消毒3~5分鐘,撈出晾干后,根部再蘸泥漿,即可栽植。苗木在運輸和定植前,應避免日曬和風干,注意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