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腸,在膠東漁民中又稱“海雞子”,中文名單環(huán)刺螠,在中國僅渤海灣出產(chǎn),軟乎乎地蠕動,渾身無毛刺,淺黃色。在有些地方人們把它叫做“裸體海參”,海腸不光長得像裸體海參,其營養(yǎng)價值比起海參也不遜色。但是多年來,人們都把它當作“魚餌”使用。真正把它用來制肴不過幾十年的歷史。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的作用,特別適合男性食用。 海腸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幼體有分節(jié),成體無分節(jié)。
韭黃炒海腸 海腸200克,韭黃100克,香菜1根,姜1塊,蒜3瓣,泡椒3個,精煉油7 。5克、水淀粉1大匙,高湯2大匙,蠔油1大匙,胡椒粉1小匙,雞精少許,鹽適量 1、海腸洗凈,放入沸水中氽一下迅速撈出,瀝干水分;韭黃洗凈,切5厘米長的段;香菜梗、泡椒、姜均切成絲;蒜拍破。 將蠔油、鹽、胡椒粉、雞精、高湯、水淀粉調成味汁。 2、油鍋燒至六成熱,放入泡椒絲、姜絲、蒜炒香,放入韭黃微炒數(shù)下,再放入海腸和香菜炒勻,烹入做法2中的味汁,炒勻即可。 要點: 1.在烹制菜肴時,油量不宜太多,芡汁要收緊,動作要快速,否則質老吐水。 2.海腸是一種長圓筒形的軟體動物,無毛無刺,呈淺黃色。有人稱海腸為“鮮之極品”,據(jù)悉,海腸的營養(yǎng)價值不比海參遜色
烹飪指導
海腸必須是活的,用剪刀將海腸兩頭帶刺的部分剪掉,把內(nèi)臟和血液洗凈。炒時動作要快,以免變老。 在中國,海腸是魯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調方法也很多,用海腸子配以頭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腸”是膠東名菜,此外“干海腸”、“氽海腸湯”、“肉末海腸”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鮮海腸子還可調制水餃、包子餡等。 備注:在韓國料理中,多以殺生的烹調方法加工海腸。再配以新鮮的蔬菜,蘸著香油、食鹽等調料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