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果園里采枇杷。
特約通訊員 呂清輝 文/圖
“瞧這枇杷,顏色鮮黃、個兒也大,味道肯定安逸!”顧客劉梅一邊采摘,一邊說道。近日,位于鄰水縣柑子鎮(zhèn)岐山村的四季果園內(nèi),歡笑聲一片。來自廣安、大竹、鄰水等地的顧客在果園采摘枇杷?!澳汶S便嘗。”果園業(yè)主李善朝大方地說道。劉梅嘗了一顆,一邊吃一邊不住地夸贊:“果然味道極鮮,我要多采摘點,為親友捎些回去!”
在李善朝家的院壩上,已經(jīng)停滿了小轎車。李善朝的妻子正在為顧客們的枇杷稱重,忙著送走一撥又一撥客人。
今年63歲的李善朝以前在外打工,后來回到家鄉(xiāng),承包了30來畝荒山種植李子、枇杷、板栗、臍橙等水果。他的果園一年四季都有水果。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村上路通了,客人來得多了。李善朝覺得以往自己采摘、自己到集市上去賣,太麻煩了,決定搞生態(tài)采摘。
他將果園取名為 “四季果園”,在210國道和滬蓉高速柑子出口做了塊 “四季果園生態(tài)采摘”的路標指示牌。沒有想到,今年枇杷不下樹就快賣光了,輕輕松松就將票子賺了。
“生態(tài)采摘的價格比以往每斤還要高2元左右,顧客都能接受?!崩钌瞥澡凌藶槔闫鹗杖胭~,今年平均12元/公斤,目前已經(jīng)賣了差不多10萬元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