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11月24日
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交易周報
上周(11月20日-11月24日)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成交各類糧油8833噸,比上上周增加2574噸。其中國儲成交7198噸,比上上周增加939噸。其中2013年混合麥成交1533噸,成交均價2360元/噸,成交率2.35%;2014年白小麥成交3665噸,成交均價2483元/噸,成交率1.26%;2015年白小麥成交2000噸,成交均價2460元/噸,成交率9.03%。地方儲備成交1635噸。其中2015年菜籽油計劃500噸,成交100噸,成交價6800元/噸,成交率20%;2015年小麥計劃3663噸,成交1535噸成交價2440元/噸,成交率41.91%。
從上周成交情況來看,小麥仍占主角。當前新麥價格持續(xù)高位,新陳小麥價格逐步接軌,國儲小麥成交終于迎來了寒冬之后的春天。稻谷方面,目前湖北省大部分地區(qū)中晚秈稻收購已接近尾聲,由于前期受災,連續(xù)陰雨天氣導致很多中晚稻倒伏影響收割,已經(jīng)收割的也很多漚爛發(fā)黃甚至霉變,很多種植大戶損失嚴重。因合標稻谷少,優(yōu)質(zhì)稻收購價格比去年同期普遍上漲3分/斤。盛產(chǎn)黃花粘的黃梅地區(qū)目前加工企業(yè)收購價從1.4元/斤一路上漲到1.46元/斤,而收儲企業(yè)為補庫,甚至收到了1.5元/斤,仍還有上漲趨勢。另一方面,嚴重不合標的稻谷則很多收購價在1元/斤左右,直接被收購用作飼料。有米廠說這些稻谷甚至比2013年的稻谷質(zhì)量都還要差得多,大部分只能用作飼料。若明年暫停的托市稻谷拍賣重新啟動,則這些稻谷價格還要下跌,因此建議農(nóng)戶或者經(jīng)紀人要盡早脫手這部分稻谷,以免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