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土地資源日益稀缺,而為了滿足城市化、工業(yè)化發(fā)展需求,很多農村都面臨著拆遷改造。但農村的房屋拆遷情況比較復雜,因為涉及到宅基地。宅基地被征收,權利人有權獲得相應補償,下面就來看看2017年5月較新的宅基地動遷補償規(guī)則及標準。
農村宅基地較新補償政策:
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
草案規(guī)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以規(guī)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現行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2、征地補償內容增加了對宅基地的補償和社會保障補償。
修正案草案規(guī)定,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補償,以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
3、在住房保障方面。
將對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城市規(guī)劃區(qū)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并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上述幾條規(guī)定在修正案草案中均作出修改。
宅基地及房屋補償標準及計算公式: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qū)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第十九條規(guī)定,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因此,若農民朋友宅基地房屋被拆遷和補償安置過程中,只要征收人違背公平基本原則,即可視為違法,農民朋友應該果斷通過法律途徑爭取合理補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