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將至。面對玉米產量過剩、價格下跌的形勢,位于中國黃金玉米帶的不少農民充滿困惑:今年地里種什么?近日,記者在吉林玉米主產區(qū)調研發(fā)現(xiàn),一些農戶主動求變、對接市場,用智慧、勇氣和實踐解答玉米主產區(qū)的“供給側改革之惑”。
同樣大小的玉米棒子,一個能賣出七八元的“天價”,另一個卻只能是三四毛錢的“地板價”。在產糧大縣(市)公主嶺,種了一輩子玉米的農民孔祥成說起這個天壤之別,至今還感到十分震驚?!拔壹胰ツ攴N的甜玉米,連棒子帶苞葉賣給公司,經過真空包裝,市場上較高一個能賣8元多,我們農戶拿到的利潤也比種普通玉米高多了。”
去年,孔祥成把自家的5公頃土地入股一家食品企業(yè)——吉林農嫂公司,改種鮮食甜玉米。收獲后一算賬,一公頃甜玉米比普通玉米多收入6000元,5公頃地多收入3萬元。
今年春節(jié)以來,一張20萬畝的玉米種植超大訂單,讓公主嶺市的許多種糧大戶興奮不已。為推進玉米主產區(qū)的農業(yè)供給側改革,公主嶺市與中化現(xiàn)代農業(yè)有限公司簽訂協(xié)議,合作建設“20萬畝功能型玉米示范田”,一些農戶已經表現(xiàn)出很強的參與意愿。
種糧大戶郜藍冬今年流轉土地280多公頃,打算在功能型玉米上大干一場?!叭ツ昵锸蘸蟊容^迷茫,不知道種啥,現(xiàn)在決定參與市里的訂單項目了?!臂{冬說。
公主嶺市農委項目部部長曹明貴介紹,種植高淀粉含量、高抗倒伏、高抗病害能力的功能型玉米品種,成品糧中黃曲霉素含量非常低,飼料加工企業(yè)十分青睞,目前供不應求。
大規(guī)模的功能型玉米種植需要集中連片機械化種植,對于種糧大戶的土地流轉規(guī)模、機械化生產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傲鬓D的地越多,生產資料投入就越多,種糧大戶的資金壓力就越大?!辈苊髻F說,“這是我們要著力破解的難題?!?/span>
“如果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機械化作業(yè),一公頃成本至少降2000元;根據訂單,每斤成品糧可以比市場多賣5分錢,一公頃又能增收1000多元?!辈苊髻F說,“兩樣加起來,一公頃可以多掙3000多元,而且種了就不愁賣,企業(yè)照單全收?!绷ν撇町惢N植,聯(lián)系大企業(yè)下單,找農戶接單,幫農戶找錢……目前,這份20萬畝的超大訂單正在落實,一條糧食主產區(qū)的供給側改革之路也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