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yǎng)殖致富網6月29日消息:大力推進森林圍城、森林進城、森林綠城,傾力打造生態(tài)宜居森林城市,我市實施的七大綠化工程有哪些?
建成區(qū)綠化工程
以“綠網”工程為突破口,加快推進萊城、鋼城建成區(qū)的城市道路和水系綠化,公園游園、景觀林帶和廣場綠地建設,社區(qū)和單位綠化以及綠蔭停車場建設等,新增綠地面積3994畝,建設完善公園、廣場、游園及街頭綠地265處,市民出門有休閑綠地,基本滿足日常休憩需求。
鎮(zhèn)村綠化工程
以生態(tài)文明村和綠化模范村等創(chuàng)建活動為抓手,建成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1個、省市級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村65個、市級生態(tài)文明建設先進鎮(zhèn)8個、市級綠化模范鎮(zhèn)6個、綠化模范村300個。村莊(集中居住型)綠化率達到37.3%,農村家居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極大改善。
荒山綠化工程
按照突出重點、抓點帶面、梯次推進的原則,實施3年大造林行動,突出抓好以建成區(qū)、城鎮(zhèn)駐地周邊和干線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的荒山荒地綠化,3年內共完成新造林14.28萬畝,著力打造良好的生態(tài)屏障。其中環(huán)萊城荒山綠化項目被列入萊蕪市為民辦實事項目,通過工程造林實施高標準綠化10000畝,成為全市荒山造林示范片。
水系綠化工程
按照“突出生態(tài),兼顧景觀,喬灌花草相結合”的要求,狠抓牟汶河、嬴汶河、孝義河、嘶馬河等主要河流兩岸綠化,水岸林木綠化率達到82.9%,成為我市一大景觀亮點。
道路綠化工程
按照“省道、國道平原段建30-50米寬林帶,區(qū)、鎮(zhèn)級道路5-10米林帶”的標準,重點抓好未達標路段的造林補植和新建道路兩側的綠化提升,構建林帶連貫、景觀優(yōu)美的綠色通道網絡,道路林木綠化率達84%,有力改善了全市城鄉(xiāng)環(huán)境。
郊野公園建設工程
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城鄉(xiāng)結合部,采用新建或改建的方式,加快建設集休閑、游憩、文化教育于一體的郊野公園,方便市民在節(jié)假日走進森林,回歸自然。目前,全市森林公園達到8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省級森林公園1處、市級森林公園5處。濕地公園達到6處,其中鋼城大汶河源頭濕地、雪野湖濕地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龍馬河濕地、蓮河濕地、孝義河濕地、嘶馬河濕地成為市級濕地公園,填補了我市沒有市級以上濕地公園的空白。
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
主要結合黃淮海開發(fā),按照“田成方,林成網”的要求,狠抓了平原地帶溝、渠、路、村的綠化,初步形成了以農田防護林為主體,網帶片點相結合,喬灌花草相配套,城鄉(xiāng)綠化美化相銜接的農田防護林體系。
>> 同類資訊
相關評論
按分類瀏覽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