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時人們通稱的楠木,主指楨楠屬(phoebe nees)和潤楠屬( Machilus nees)木材。楨楠屬主要有細葉楨楠、小葉楨楠、楠木、紫楠、紅楠、雅楠、光葉楠、巴楠、紅毛楠、華潤楠、香港楠、潤楠、豬腳楠和楠柴等。國家標準《中國主要木材名稱》(GB/T16734-1997)規(guī)定:楨楠木材的歸類名為楠木本類,包括細葉楨楠、小葉楨楠、楠木、紫楠、閩楠、紅毛山楠、滇楠、白楠、烏心楠等樹種;潤楠的木材類名,包括有短序潤楠、華潤楠、細葉楠、紅毛山楠、廣東潤楠、薄葉潤楠、尖峰潤楠、刨花楠、潤楠、西廣潤楠、絨楠等。
清-谷應泰《博古要覽》載:“楠木有三種,一曰香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紋美。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此處所講的就是金絲楠木多出自四川的細葉楨楠。
楨楠樹木高大,樹桿通直,且木材紋理順直,耐腐防蛀,又有淡雅香氣,是木結構建筑最佳用材。北京現(xiàn)存的明代宮廷建筑,在初建時幾乎都是用楠木構建,只是到清代中后期因楠木資源匱乏,才部分改用其他木材翻修。目前,北京還留有不少明清時期的楠木宮廷建筑。如:十三陵的棱恩殿(明永樂)、北海的大慈真如寶殿(明萬歷)、天壇祈年殿(明代)、承德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清康熙)等,都是聞名遐邇的“楠木殿”。故宮的養(yǎng)心齋、太極殿、儲秀宮、毓慶宮、慈寧宮,乾清宮等,仍完好地保留著大量楠木門窗、隔扇、飛罩、天花、藻井、欄桿、匾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