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屬: 大戟科 重陽木屬植物秋楓
類 別: 常綠或半常綠喬木
別 名:茄冬、秋風(fēng)子、大秋楓、紅桐、過冬梨、朱桐樹、烏楊
形態(tài)特征
常綠或半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樹皮褐紅色,光滑。三出復(fù)葉互生,小葉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緣具粗鈍鋸齒(每厘米2-3個)圓錐花序下垂,雌花具3-4花柱;花期3-4月。果球形,徑8-15毫米,熟時藍黑色。
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中國南部,越南、印度、日本、印尼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生活習(xí)性
喜陽,稍耐陰,喜溫暖而耐寒力較差,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水濕,根系發(fā)達,抗風(fēng)力強,在濕潤肥沃壤土上生長快速。
觀賞價值
樹葉繁茂,樹冠圓蓋形,樹姿壯觀。宜作庭園樹和行道樹,也可在草坪、湖畔、溪邊、堤岸栽植。 材質(zhì)優(yōu)良,堅硬耐用,深紅褐色,供建橋梁、車輛、造船等用。
藥用價值
大戟科以根、樹皮及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jīng)】微辛、澀,涼。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消腫解毒。 根及樹皮:用于風(fēng)濕骨痛。 葉:食道癌,胃癌,傳染性肝炎,小兒疳積,肺炎,咽喉炎;外用治癰疽,瘡瘍。 【用法用量】根及樹皮3~5錢;鮮葉2~3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