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白豬因其頭端、尾部及四肢末端呈微白色,其余地方為黑色而得名。作為我國地方豬種資源的佼佼者,其皮薄、毛稀,具有體質健壯、耐粗飼、適應性強、繁殖率高等優(yōu)良特性,被專家們一致認為是生產優(yōu)質肉豬的理想雜交母本,就是與外來良種豬雜交也表現(xiàn)出很強的雜交優(yōu)勢。
安慶六白豬早在2001年就被省農委列入第一批“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種保護名錄”,2006年又被農業(yè)部確定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這在安徽省尚屬首例。
作為安慶六白豬主產地的太湖縣,為保護地方優(yōu)良品種,建起了目前在全國尚屬唯一的一家六白豬保種場。目前,由六白豬改良的太湖黑豬肉鮮味美,已在合肥、安慶以及周邊地區(qū)產生較大的影響。
據(jù)該保種場負責人介紹,在平時的喂養(yǎng)中,六白豬以雜草、蔬菜和山野菜、大麥、小麥為主,就是進出場地,哪怕是人都要經過嚴格的消毒措施。因六白豬習性穩(wěn)定,母性好,繁殖能力強,一頭母豬每次可產下12頭以上的豬仔,最多的可產下20只。除每次要挑選出標準豬仔作為母本外,其余的豬仔均銷售給當?shù)剞r戶。在該場,每年可銷售六白豬豬仔1000多只。目前,六白豬豬仔已成為當?shù)剞r民朋友的搶手貨。 (中國經濟網)
太湖縣六白豬主要產于縣內東南的小池、劉羊、花園、新倉、徐橋、大石、江塘、城西、晉熙等鄉(xiāng)鎮(zhèn),經長期選配,才形成遺傳性穩(wěn)定的優(yōu)良品種。安徽省農業(yè)廳曾先后于1957年、1973年、1981年、1985年,多次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六白豬特征、特性,進行了考察鑒定,確定它是安徽省優(yōu)良地方豬種。1984年,縣獸醫(yī)站又進行了六白豬與美系杜洛克、漢普夏雜交試驗,雜交一代飼養(yǎng)209天,體重達94.5公斤,屠宰率為73.45%,瘦肉率為54.48%,達到了瘦肉型豬種要求。六白豬是太湖縣主要豬種,1997年全縣飼養(yǎng)量35萬頭,約占全縣總飼養(yǎng)量的60%左右,年外銷仔豬50萬頭,行銷本省及湖北、廣東、江蘇、山東及東北等地
歡迎前來訂購:13965052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