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焦果是直立灌木,莖有圓形或橢圓形的皮孔;枝粗而脆,易斷,有粗大的髓部;冬芽卵形。羽狀復葉有小葉13-25片;小葉卵形至卵狀長圓形,上面無毛,下面青白色。總狀花序腋生;花梗長1-2厘米;小苞片狹線形;萼片卵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雄花外輪萼片長約3厘米,內(nèi)輪的長約2.5厘米;雄蕊花絲合生呈細長管狀;雌花退化雄蕊花絲短,花藥離生,藥室長1.8-2毫米,頂具長1-1.8毫米的角狀附屬狀;心皮圓錐形,柱頭馬蹄形,偏斜。果藍色,具小疣凸,果皮表面有環(huán)狀縊紋或無;種子黑色,扁平?;ㄆ?-6月,果期7-8月。
產(chǎn)于中國西南部至中部地區(qū)。生于海拔900-3600米的山坡灌叢或溝谷雜木林下陰濕處。喜馬拉雅山脈地區(qū)均有分布。果皮含橡膠,可制橡膠用品;果肉可食,亦可釀酒;種子含油,可榨油;根和果藥用,有清熱解毒之效,并可治疝氣。
主要價值貓兒屎果皮含橡膠,可制橡膠用品;果肉可食,亦可釀酒;種子含油,可榨油;根和果藥用,有清熱解毒之效,并可治疝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