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明子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干燥成熟種子。決明子也叫草決明、羊明、羊角、馬蹄決明、還瞳子、狗屎豆、假綠豆、馬蹄子、千里光、芹決、羊角豆、野青豆、豬骨明、豬屎藍(lán)豆、細(xì)葉豬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味苦、甘而性涼,具有清肝火、祛風(fēng)濕、益腎明目等功能。
【異名】草決明,羊明(《吳普本草》),羊角(《廣雅》),馬蹄決明(陶弘景),還瞳子(《醫(yī)學(xué)正傳》),狗屎豆(《生草藥性備要》),假綠豆(《中國藥植志》),馬蹄子(《江蘇植藥志》),千里光(《山西中藥志)),芹決(《陜西中藥志》),羊角豆(《廣東中藥》),野青豆(《江西草藥》),豬骨明、豬屎藍(lán)豆、細(xì)葉豬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
【藥用】本品為豆科植物決明Cassia tora的成熟種子亦稱為草決明。
綱目:此馬蹄決陰也,以明目之功而名,又有草決明、石決明,皆同功者。草決明即青葙子,陶氏所謂萋蒿是也。決明有二種,一種馬蹄決明,莖高三、四尺,葉大于苜蓿而本小末茤,晝開夜合,兩兩相帖。秋開淡黃花,五出。結(jié)角如初生細(xì)豇豆,長五、六寸,角中子數(shù)十粒,參差相連,狀如馬蹄,青綠色,入眼目藥最良。一種茳芒決明。二種皆可作酒曲,俗呼為獨(dú)占缸。但茳芒嫩苗及花與角子皆可瀹茹及點(diǎn)茶食,而馬蹄決明苗角皆韌苦,不可食也。
【來源】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種子。
【產(chǎn)地】生于村邊、路旁和曠野等處。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qū)。全世界熱帶地方均有。 安徽、廣西、四川、浙江、廣東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簡介】為一年生半灌木狀草本;決明花紅色,莢果細(xì)長,四棱柱形;小決明植株較小,莢果較短。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決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腎、大腸經(jīng);潤腸通便,降脂明目,治療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緩瀉作用,降血壓降血脂。
植物形態(tài)
草決明為一年生、直立、粗壯草本,高1~2米。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4~8厘米,葉柄上無腺體,葉鈾上每
對小葉間有棒狀的腺體1枚,小葉3對,紙質(zhì),倒心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2~6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鈍而有小尖頭,基部漸狹,偏斜,兩面被柔毛,小葉柄長1.5~2毫米,托葉線形,被柔毛,早落。花秋末開放,腋生,通常2朵聚生,總梗長6~10毫米,花梗長1~1.5厘米,絲狀,萼片5枚,膜質(zhì),下部合生成短管,外面被柔毛,長約8毫米,花瓣5,黃色,下面二片略長,發(fā)育雄蕊7枚,子房無柄,被白色柔毛。莢果纖細(xì),近線形,有四直棱,兩端漸尖,長達(dá)5厘米,寬3~4毫米,種子菱形,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