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 Bauhinia purpurea L.
別稱: 玲甲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薔薇目
亞目: 豆亞目
科: 豆科
屬: 羊蹄甲屬
形態(tài)特征
半常綠喬木,枝初時略被毛,毛漸脫落,葉硬紙質,近圓形,長10-15厘米,寬9-14厘米,基部淺心形,先端分裂達葉長的1/3-1/2,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急尖,兩面無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基出脈9-11條;葉柄長3-4厘米??偁罨ㄐ騻壬蝽斏?,少花,長6-12厘米,有時2-4個生于枝頂而成復總狀花序,被褐色絹毛;花蕾多少紡錘形,具4-5棱或狹翅,頂鈍;花梗長7-12毫米;萼佛焰狀,一側開裂達基部成外反的2裂片,裂片長2-2.5厘米,先端微裂,其中一片具2齒,另一片具3齒;花瓣桃紅色,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脈紋和長的瓣柄;能育雄蕊3,花絲與花瓣等長;退化雄蕊5-6,長6-10毫米;子房具長柄,被黃褐色絹毛,柱頭稍大,斜盾形。英果帶狀,扁平,長12-25厘米,寬2-2.5厘米,略呈彎鐮狀,成熟時開裂,木質的果瓣扭曲將種子彈出;種子近圓形,扁平,直徑12-15毫米,種皮深褐色。花期9-11月;果期2-3月。
地理分布
產于我國南部。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有分布。
生長習性
喜陽光和溫暖、潮濕環(huán)境,不耐寒。我國華南各地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區(qū)均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栽植地應選陽光充足的地方。
繁殖培育
管理粗放,應注意樹形的美觀,如出現(xiàn)偏長,應及時立柱加以扶正,幼樹時期要作修剪整形。種子多不發(fā)育,繁殖多采用扦插或壓條、嫁接法,扦插于夏、秋季進行。有白蛾蠟蟬、蠟彩袋蛾、茶蓑蛾、棉蚜等危害,可噴施90%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殺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