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賞價值:
樹葉繁茂,樹冠圓蓋形,樹姿壯觀。
園林用途:
宜作庭園樹和行道樹,也可在草坪、湖畔、溪邊、堤岸栽植。
觀賞應(yīng)用
宜栽作庭蔭樹、行道樹及堤岸樹。材質(zhì)優(yōu)良,堅硬耐用,深紅褐色,供建橋梁、車輛、造船等用。
【別名】茄冬、秋風(fēng)子、大秋楓、紅桐、過冬梨、朱桐樹、烏楊
【來源】大戟科重陽木屬植物秋楓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或重陽木B. polycarpa (Levl.) Airy [B. trifoliata auct. non (Roxb.) Hook. f.],以根、樹皮及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jīng)】微辛、澀,涼。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消腫解毒。
根及樹皮:用于風(fēng)濕骨痛。
葉:食道癌,胃癌,傳染性肝炎,小兒疳積,肺炎,咽喉炎;外用治癰疽,瘡瘍。
【用法用量】根及樹皮3~5錢;鮮葉2~3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楊溪云樹(秋楓)測水災(zāi)
重陽木 別名:秋楓
Bischofia polycarpa (Lévl.) Airy Shaw
大戟科 重陽木屬 樹齡:2000 年
此樹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巖橋鄉(xiāng)小河口村沅水支流楊溪河畔,樹高15米,胸徑394 厘米,樹冠覆蓋面積750平方米。樹下立有石碑,題為“楊溪云樹”。
據(jù)清乾隆《沅州府志》記載,此樹栽于漢代,宋代己成碩大巨樹了,明清時即是芷江著名八景之一。史書記載這株重陽木能預(yù)測水災(zāi)。據(jù)傳,每逢七八月沅水漲水前七八天,重陽木的樹葉上會布滿芝麻大小的紅色蚜蟲(一說蚊蟲)。當(dāng)?shù)厝艘暣讼x出現(xiàn),就立即采取防洪措施,否則樹與周圍建筑物必遭水淹。這己有600多年驗(yàn)證歷史。清孫實(shí)華《楊溪云樹》詩描述:“雨暗直疑云滿樹,睛明翻蚜樹如云,欲將樹問云中辯,云樹卷茫靈莫分。”
園林用途樹姿優(yōu)美,冠如傘蓋,花葉同放,花色淡綠,秋葉轉(zhuǎn)紅,艷麗奪目,抗風(fēng)耐濕,生長快速,是良好的庭蔭和行道樹種。用于堤岸、溪邊、湖畔和草坪周圍作為點(diǎn)綴樹種極有觀賞價值。孤植、叢植或與常綠樹種配置,秋日分外壯麗。根、葉可入藥。種子含油量約30%,油有香味,可以食用,也可作潤滑油;木樹較堅硬,質(zhì)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
落葉喬木,高達(dá)15米,胸徑50厘米,有時達(dá)1米;樹皮褐色,厚6毫米,縱裂;木材表面槽棱不顯;樹冠傘形狀,大枝斜展,小枝無毛,當(dāng)年生枝綠色,皮孔明顯,灰白色,老枝變褐色,皮孔變銹褐色;芽小,頂端稍尖或鈍,具有少數(shù)芽鱗;全株均無毛。三出復(fù)葉;葉柄長9-13.5厘米;頂生小葉通常較兩側(cè)的大,小葉片紙質(zh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有時長圓狀卵形,長5-9(-14)厘米,寬3-6(-9)厘米,頂端突尖或短漸尖,基部圓或淺心形,邊緣具鈍細(xì)鋸齒每1厘米長4-5個;頂生小葉柄長1.5-4(-6)厘米,側(cè)生小葉柄長3-14毫米;托葉小,早落?;ù菩郛愔?,春季與葉同時開放,組成總狀花序;花序通常著生于新枝的下部,花序軸纖細(xì)而下垂;雄花序長8-13厘米;雌花序3-12厘米;雄花:萼片半圓形,膜質(zhì),向外張開;花絲短;有明顯的退化雌蕊;雌花:萼片與雄花的相同,有白色膜質(zhì)的邊緣;子房3-4室,每室2胚珠,花柱2-3,頂端不分裂。果實(shí)漿果狀,圓球形,直徑5-7毫米,成熟時褐紅色?;ㄆ?-5月,果期10-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