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石竹,別名:須苞石竹、美國石竹、十樣錦,(學(xué)名:Dianthus barbatus L.)屬中央種子目,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葉片披針形,花瓣通常紅紫色,有白點斑紋,蒴果卵狀長圓形,花果期5-10月。[1]植物耐寒而不耐酷暑,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藥。具清熱利尿、破血通經(jīng)之功效。同屬植物300余種。原產(chǎn)中國東北,華北、長江流域及東南亞地區(qū)。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有棱。葉片披針形,長4-8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漸狹,合生成鞘,全緣,中脈明顯?;ǘ鄶?shù),集成頭狀,有數(shù)枚葉狀總苞片;花梗極短;苞片4,卵形,頂端尾狀尖,邊緣膜質(zhì),具細(xì)齒,與花萼等長或稍長;花萼筒狀,長約1.5厘米,裂齒銳尖;花瓣具長爪,瓣片卵形,通常紅紫色,有白點斑紋,頂端齒裂,喉部具髯毛;雄蕊稍露于外;子房長圓形,花柱線形。蒴果卵狀長圓形,長約1.8厘米,頂端4裂至中部;種子褐色,扁卵形,平滑?;ü?-10月。[
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種子發(fā)芽最適溫度為21至22℃。播種
五彩石竹
繁殖一般在9月進(jìn)行。播種于露地苗床,播后保持盆土濕潤,播后5天即可出芽,10天左右即出苗,苗期生長適溫10-20℃。當(dāng)苗長出4-5片葉時可移植,翌春開花。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進(jìn)行,枝葉茂盛期剪取嫩枝5-6厘米長作插條,插后15-20天主根。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可在秋季或早春進(jìn)行。 例如可于4月分株,夏季注意排水,9月份以后加強肥水管理,于10月初再次開花。五彩石竹
石竹是宿根性不強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多作一、二年生植物栽培。盆栽石竹要求施足基肥,每盆種2-3株。苗長至15厘米高摘除頂芽,促其分枝,以后注意適當(dāng)摘除腋芽,不然分枝多,會使養(yǎng)分分散而開花小,適當(dāng)摘除腋芽使養(yǎng)分集中,可促使花大而色艷。生長期間宜放置在向陽、通風(fēng)良好處養(yǎng)護(hù),保持盆土濕潤,約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夏季雨水過多, 注意排水、松土。石竹易雜交, 留種者需隔離栽植。開花前應(yīng)及時去掉一些葉腋花蕾,主要是保證頂花蕾開花。冬季宜少澆水,如溫度保持在5-8℃條件下,則冬、春不斷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