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樸樹
植物樸(pò)樹: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褐色,光滑不開裂,枝條平展。當年生小枝密生毛。葉質(zhì)較厚,闊卵形或圓形,中上部邊緣有鋸齒;三出脈,側(cè)脈在六對以下,不直達葉緣,葉面無毛,葉脈沿背疏生短柔毛。
中文學(xué)名: 樸樹
拉丁學(xué)名: Celtis sinensis Pers.
別稱: 黃果樸 白麻子 樸 樸榆 樸仔樹 沙樸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木蘭綱
亞綱:金縷梅亞綱
目:蕁麻目
科: 榆科科
亞科: 樸亞科
屬:樸屬
分布區(qū)域: 河南、山東、長江中下游和以南地區(qū)、臺灣;越南,老撾也有分布
英文名: Chinese Hackberry,Nettle tree
1.5;">形態(tài)特征
枝葉形態(tài)
落葉喬木;樹皮平滑,灰色;一年枝被密毛。葉革質(zhì),
樸樹枝葉植物形態(tài)(12張)寬卵形至狹卵形,長3-10厘米,中部以上邊緣有淺鋸齒,三出脈,下面無毛或有毛;葉柄長3-10毫米。[1]
花果形態(tài)
花雜性(兩性花和單性花同株),1-3朵生于當年枝的葉腋;花被片4,
樸樹花果植物形態(tài)(12張)被毛;雄蕊4;柱頭2。核果近球形,直徑4-5毫米,紅褐色;果柄較葉柄近等長;果核有穴和突肋。[1]
地理分布
多生于平原耐蔭處;分布淮河流域、秦嶺以南至華南各省區(qū),散生于平原及低山區(qū),村落附近習(xí)見。
分布于河南、山東、長江中下游和以南諸省區(qū)以及臺灣;越南,老撾也有。[1]
藥用價值
根、皮、嫩葉入藥有消腫止痛、解毒治熱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燙傷;
根皮入藥,治腰痛、漆瘡。[1]
葉制土農(nóng)藥,可殺紅蜘蛛。
經(jīng)濟用途
工業(yè)用途
樸樹莖皮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果實榨油作潤滑油;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的抗性強。樸樹也是
木樹堅硬,可供工業(yè)用材;莖皮纖維強韌,可作繩索和人造纖維;[1]
園林用途
樸樹是中的行道樹品種,主要用于綠化道路,栽植公園小區(qū),景觀樹等。
綠化效果體現(xiàn)速度快,移栽成活率高,造價低廉。樸樹樹冠圓滿寬廣,樹蔭濃郁,最適合公園、庭園作庭蔭樹。也可以供街道、公路列植作行道樹。城市的居民區(qū)、學(xué)校、廠礦、街頭綠地及農(nóng)村“四旁”綠化都可用,也是河網(wǎng)區(qū)防風(fēng)固堤樹種。
亦可作村莊景材料。
栽培技術(shù)
繁殖培育:播種繁殖。育苗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以養(yǎng)成干形通直、冠形美觀的大苗。
喜光耐蔭。
喜肥厚濕潤疏松的土壤,耐干旱瘠薄,耐輕度鹽堿,耐水濕。
適應(yīng)性強,深根性,萌芽力強,抗風(fēng)。耐煙塵,抗污染。生長較快,壽命長。
園林綠化一般以移栽4年以上的熟苗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