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皇帝蟹、石蟹或巖蟹,即石蟹科的甲殼類,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因其體型巨大而得名,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由于它們的體型巨大及肉質美味,很多物種都被廣泛捕捉來作為食物,當中最為普遍的是勘察加擬石蟹。2011年9月,在位于南極洲近海大陸架下850米的一處泥床盆地,科學家發(fā)現(xiàn)超過100萬只巨型帝王蟹??茖W家稱,這種外來的大型食肉動物的出現(xiàn),可能是南極海域一場生態(tài)浩劫的最初跡象。
生物特征
帝王蟹體型碩大,最大體重達10公斤之巨。帝王蟹生長緩慢,壽命可長達30年。 從外表上看,帝王蟹大約寬25厘米,腿部長約到1米,是甲殼類動物中比較大的。全身布滿了硬刺。帝王蟹的腿長而粗,除了一對螯外可見的是3對足。左側的螯要比右側略大。另外,一般所見的多數(shù)蟹類都是橫向移動。帝王蟹不但可以橫向移動還可以垂直移動。
地域分布
帝王蟹屬于深海蟹類,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生存水溫在2-5℃。帝王蟹能夠生存的最低水溫是1.4攝氏度。
帝王蟹原產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現(xiàn)在也分布于從美國阿拉斯加至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北太平洋兩岸。在美國,皇帝蟹因只產于阿拉斯加,故又稱阿拉斯加皇帝蟹。
2011年9月,遙控潛艇在位于南極洲近海大陸架下850米處的泥床盆地Palmer Deep,發(fā)現(xiàn)超過100萬只巨型帝王蟹。這種外來的大型食肉動物的出現(xiàn),據(jù)稱可能是一場生態(tài)浩劫的最初跡象。
營養(yǎng)指標
帝王蟹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在有補益。 中醫(yī)認為其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yǎng)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jié)、續(xù)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于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以 100克為單位
熱量:97千卡
蛋白質:19.2克
脂肪:l.5克
膽固醇:53毫克
不飽和脂肪酸(Omega—3):0.1克
鈉鹽:1072毫克
鑒定方式---真假鑒定
真正的螃蟹有四對腳加上一對蟹鉗子. 腳關節(jié)的連結處是往前曲. 帝王蟹則只有三對腳加上一對蟹鉗(較大的蟹鉗稱為" killer",較小的是稱為"feeder"),它們的腳是向后彎。真螃蟹是疾行者,帝王蟹則是優(yōu)哉的散步者。
清蒸帝王蟹
保存方法
活蟹離水后置于濕冷環(huán)境下可存活24小時,經適當鍍冰衣處理,冷凍蟹段可保存1年。新鮮皇帝蟹貨架保存期為一周;解凍蟹為3天。冷凍蟹應置于零下18度,新鮮蟹應置于0度至1度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