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蓉(右)在譚家新房前和譚艷麗合影。
扶貧扶志 提神振氣
時隔3年,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陽平鎮(zhèn)西枸村副書記付蓉還記得先進次到譚艷麗家去的情景。那天下著大雨,她一腳跨入譚家的大門,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屋子只有10來個平方,地面是坑坑洼洼的泥地,一個炕、一張破沙發(fā)、一張木桌是全部家什,炕上擱著幾個接雨的塑料盆。雨滴穿過破爛的屋頂?shù)蔚未鸫鸬芈湓谒芰吓枥铮猜湓诟度匮劾?。她環(huán)顧四周,眼淚一下涌了出來,“我簡直不能想象,村里還有這么窮的人家??吹阶T姨和她兒子小亮木訥的神情,心里別提有多堵了?!?/p>
1990年出生的付蓉是寶雞岐山縣人,2013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懷著一腔熱血報考了大學(xué)生村官,被選派到西枸村當書記助理。西枸村一共580戶2270人,村子離陽平鎮(zhèn)和蔡家坡開發(fā)區(qū)比較近,交通便利,村民以種植大棚蔬菜、食用菌或者外出打工為主要收入來源,人均年收入過萬元,經(jīng)濟條件相對較好,所以當付蓉看到譚家的貧困情況后,受到的沖擊才會如此之大。
自從先進次登門后,付蓉就對譚家的情況上了心。原來譚艷麗的丈夫生前患有心臟病、肺氣腫、腿部殘疾等,纏綿病榻近20年,不但花掉家里所有積蓄,還欠下許多外債,9年前他去世后,整個家也被拖垮了。譚艷麗本人患有小兒麻痹癥,近年來左腿越發(fā)不利索,不扶拐杖就走不了路,雙眼患白內(nèi)障多年,去年起右眼幾乎失明,地里的活基本干不了。兒子伍小亮初中沒畢業(yè)就輟學(xué)在家,因母親生活不能自理,他無法外出打工,只是偶爾在村里打點零工補貼家用,收入微薄,家里主要靠每月不到300元的低保維持生活。
付蓉沒事經(jīng)常到譚艷麗家坐坐,陪他們拉家常,聊聊怎么能把日子過得紅火起來。一開始,母子倆不愿與人交流,尤其是伍小亮,因為家貧至今沒能娶上媳婦,人也越發(fā)內(nèi)向,起初,付蓉跟他搭話,他都不愿搭理。
2017年5月,付蓉和村干部先進次為危房改造去譚艷麗家,母子倆壓根不信自己蓋房政府會給補助,付蓉對譚艷麗說:“不管你信不信,咱們先申請,就算申請不到也沒啥損失,但不申請肯定啥都沒有,我們幫你遞送文件,你只要積極配合就行!”看到譚艷麗將信將疑,付蓉又苦口勸說:“譚姨,我們是為了你家好,全村500多戶,為啥咱們總是跑你家?是因為我們?yōu)槟慵壹卑。谠蹅兇謇?,像你家這樣的沒有第二家哇!小亮將來要娶媳婦,這樣的房子誰家肯把姑娘嫁到你家?”這么一勸,譚艷麗終于點頭答應(yīng)配合。
村里很快為譚家申報房屋改造,8月25日,村辦人員打電話給伍小亮:“小亮,政府給你家補貼3.9萬元,你到村上把危房改造審批復(fù)印件拿回去,著手動工吧!”電話那頭伍小亮激動得連聲感謝,第二天就開了工,一個月后譚家60平米的新房建成了,兩間臥室、一個客廳、一間廚房,寬敞明亮,譚艷麗感激地對付蓉說:“要不是你們,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房子蓋起來,多虧你們?yōu)樵鄄傩?!?/p>
新房建成后,譚姨和伍小亮臉上笑容多了,也熱情多了,伍小亮還對付蓉吐起了苦水:“我也想過出去闖闖,但我媽腿不好眼睛又看不清,我怎能放心出去?”付蓉聽了很高興:“你有這個心就好,我們幫你想辦法?!?/p>
不久之后,付蓉得知一個好消息。市里有一家醫(yī)院做醫(yī)療扶貧項目,給符合條件的貧困村民免費治療白內(nèi)障,她趕緊跑到譚家告訴母子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譚艷麗竟然不肯去:“就算手術(shù)不要錢,但來回要花車費???”任憑怎么勸說,譚艷麗鐵了心不配合。付蓉急了,第二天和村干部一起趕到譚家,進門就對譚艷麗說:“譚姨,您現(xiàn)在還不算老,以后您還要看孫子呢,眼睛看不見,咋幫著帶娃?”譚艷麗愣住了,這是她心心念念盼著的,付蓉這句話切中要害,她開始猶豫起來。這時伍小亮也跟著幫腔,“媽,你就去吧,把眼睛治好,我就放心多了?!弊詈?,譚艷麗終于答應(yīng)去做手術(shù)。付蓉幫譚艷麗寫了申請,向醫(yī)院說明了譚家的情況,醫(yī)院連車費都幫她出了。2017年12月底,譚艷麗重見光明。
付蓉對伍小亮說:“現(xiàn)在房子蓋起來了,譚姨眼睛也治好了,精神面貌好多了。趁著年輕你應(yīng)該出去闖一闖,家里有什么事就讓阿姨來找我?!?/p>
新春伊始,付蓉回到村里就聽到一個好消息,伍小亮準備去省城打工了。
本報記者 許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