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正是一年秋光好!
黨的十九大成果豐碩,意義深遠。中央要求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yè)、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qū)、進軍營、進網絡,激發(fā)干部群眾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的精神,進一步鼓足干勁、奮勇前進。自今日起,人民網將推出《十九大精神“七進”》系列報道,第三篇聚焦農村。
“這次我來主要是向你們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日前,在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蘆溪縣紫溪村蔬菜基地,由十來張板凳搭建成的簡易宣講臺上,該縣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陳哲正依次遞給在基地干活的農戶們一份關于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摘登的宣傳資料,揀著重點內容解讀給他們聽。
和江西一樣,連日來,各地迅速組織力量,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分赴田間地頭,說政策、講理論、辦實事,讓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在各地迅速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新疆沙灣縣百姓宣講員們走村入戶,在棉田里為農戶宣講十九大精神。沙灣縣宣傳部供圖
11月2日,十九大代表楊娜(左二)在那柯里村向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人民網 李發(fā)興 攝
講故事:草根宣講員讓十九大精神入群眾腦與心
“早上爬出被窩,臉上笑起酒窩,聆聽十九大報告牢記在心窩。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的確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0月30日,新疆沙灣縣宣講達人燕文德用新疆雜話宣講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連日來,沙灣縣各行各業(yè)的“潤心田”百姓宣講員們走村入戶,在安居房中,在文化大院,在田間地頭,采取彈唱、快板、雜話等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十九大報告精神、傳播好政策、贊美新生活、歌頌新時代,通過“小場面”,講好“小故事”,講清“大道理”。
“邊疆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建設新時代的新農村,啰西貢 !哎!啰西貢!哎 !江三木啰……”11月2日,十九大代表楊娜來到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同心鎮(zhèn)的那柯里村,用佤族原生態(tài)民歌調子將宣講內容編寫成歌曲向前來聆聽的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拔乙彩且幻糇?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我們生長在這個偉大的祖國里,有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楊娜的故事還沒講完,那柯里村村民鄒培云的眼眶濕潤了,這位51歲的母親回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生活,感慨萬千。“聽了楊娜老師的講解,只要跟著共產黨走、聽黨的話,我們的日子還會更好!”鄒培云說。
廣西梧州市龍圩區(qū)黨員干部深入鄉(xiāng)村宣講十九大精神
談感受:十九大報告惠農政策讓廣大農民信心百倍
10月26日一大早,廣西梧州市龍圩區(qū)廣平鎮(zhèn)調村村委的操場就沸騰起來。當天是梧州市龍圩區(qū)組織黨員干部走進鄉(xiāng)村向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的日子,鄉(xiāng)親們圍坐在一起,仔細聆聽?!笆糯髨蟾嬷赋?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qū)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甭牭竭@里,鄉(xiāng)親們興奮得大聲喝彩。脫貧戶樂慶軍說:“十九大報告里的惠農政策讓大伙信心百倍,我們一定鼓足精氣神,摘掉窮帽大步奔小康!”
“黨中央一直關心我們的生產生活,給我們蓋了新房、提高了收入,我要在有生之年繼續(xù)守好祖國邊疆。”在新疆邊境貧困地區(qū)烏什縣義務守山巡邊幾十年的老人艾山·卡德爾激動地說。十九大閉幕后,當?shù)爻浞纸柚h程教育“橫到邊、縱到底”的資源優(yōu)勢,采取縣鄉(xiāng)村三級接力傳遞模式,層層宣傳,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萬家,先進時間在國家邊境深度貧困縣掀起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潮。
十九大代表何玲向廣西京族三島村干部宣講十九大精神
話發(fā)展:將十九大精神轉化為生動實踐 邁步進小康
10月30日下午,在中越邊境廣西東興市江平鎮(zhèn),十九大代表何玲與萬尾、巫頭、山心等3個京族聚居村的村兩委干部和全體黨員齊聚巫頭村,交流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心得體會。會上,何玲特別對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內容進行了重點講解?!奥犃诵v報告,很受鼓舞,今后我們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帶領全村群眾繼續(xù)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旅游等產業(yè),增加村民收入,共同邁步小康。”萬尾村黨支部書記武明志說。
在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蘆溪縣吐霞村,正在玻璃大棚里查看瓜苗的江西武功鑫強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咸盛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奥犃耸啪裥v后,了解到中央對發(fā)展農業(yè)有這么多好政策,這下可以踏踏實實干下去了!”鄒咸盛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并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讓鄒咸盛對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有了持久的信心與動力?!敖窈?我們要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fā)展的思路來經營農業(yè),朝著‘規(guī)?;l(fā)展、標準化建設、品牌化經營’的方向前進,把我們蔬菜瓜果產業(yè)做大做強,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馬麗婭、時雨、張紅璐、張若衡、朱慧倩、盧柳煉、周雷剛、韓婷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