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華永康市民爆料,稱他購買的豬肉里,發(fā)現了一枚針頭。
據該市民介紹,豬肉是他前一天上午在永康城區(qū)塔海附近的一個小菜場買來的,買回來之后就放在了冰箱里。昨天中午,他把肉拿出來,放在砧板上切,準備做菜用。一開始切得順利的,切到后來,突然感覺到了里面有硬物,切不過去了。
“很奇怪,我就用刀小心地切開看看,竟然發(fā)現是一枚針頭。”該市民介紹。在他發(fā)來的視頻中看到,到那枚針頭的位置在豬肉皮下的脂肪層里,針頭離外皮較遠,靠近瘦肉的一側。“挖”出來之后,發(fā)現是一枚折斷了針頭的前半部分,長度在2公分左右,針頭很粗,一看就是獸用針頭。
那豬肉里怎么會有針頭呢?隨后記者聯系了永康市畜牧獸醫(yī)局,據介紹,豬肉上市前要經過防疫、檢疫、屠宰、蓋章等諸多環(huán)節(jié)。而豬肉內留有針頭,很有可能就是在生豬注射疫苗過程中,豬反應特別大,針頭折斷后沒有及時取出,就留在豬身上,造成了豬肉里面“藏針”狀況,不過這種現象還是非常少見的。
如果市民發(fā)現有類似情況,對購買豬肉的品質不放心,可以退回給原銷售豬肉商,如果豬肉商不愿意退的話,可以聯系畜牧獸醫(yī)局。
豬肉“藏針”雖然少見,但也非個案。去年七月份,有媒體報道,東陽的吳女士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吳女士的兒子在吃豬肉里,感覺牙被咯了,吐出來一看,竟然是一截長3厘米的針頭。當時相關部門分析后表示,可能是打疫苗時折在里面的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