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肉雞球蟲病發(fā)生有了許多新特點,臨床表現趨向于非典型化。而市售抗球蟲藥品種繁多,養(yǎng)殖戶要合理用藥,加強飼養(yǎng)管理,進行綜合防控。
一、球蟲的生理特點與致病性
球蟲的生活周期短,潛伏期4~7天,繁殖力非常強大,但球蟲的各階段蟲體只限于腸黏膜及其鄰近組織,雞一次吃少量卵囊并不會產生大的危害。球蟲進行孢子生殖的適宜溫度為20℃~28℃,濕度大于20%,氧氣充足,而所有雞場恰好提供了這樣的條件。
球蟲給雞群造成的危害可概括為三個方面:導致雞只的大批量發(fā)病和死亡;阻礙雞只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降低飼料報酬。球蟲對不同品種、年齡、性別的雞表現出的致病性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幼雛的易感性較大,大雞少發(fā)病是因為其在幼齡時受小劑量重復感染而獲得了可靠的免疫力,公雛的易感性高于母雛,品系越純對球蟲的易感性越高。目前公認的7種雞球蟲的致病力由強到弱的順序為:毒害、柔嫩、布氏、巨型、堆型和緩和、早熟艾美耳球蟲。致病性強弱主要和發(fā)育階段的蟲體,特別是最后一代裂殖體寄生部位的深淺和存在狀態(tài)有關,前兩者的致病性強,是因為其最后一代裂殖體寄生部位較深,能直達黏膜固有層,此處血管豐富,裂殖體破裂時,造成出血或死亡。另外球蟲與其他病原具有協同的致病作用,腸道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對球蟲的致病力有增強作用,球蟲感染后,還可使機體對新城疫、法氏囊等疾病的易感性升高。
二、肉雞球蟲病的發(fā)展趨勢
1.日齡超前化。目前我國市場上的家禽用消毒產品均對球蟲無效。常規(guī)的空舍消毒程序不能殺滅雞舍內的球蟲卵囊。對球蟲卵囊有效的消毒措施是熱堿水和酒精噴燈火焰消毒,這樣的消毒措施不能進行帶雞消毒,而且由于腐蝕性強和易對器具損壞,在空舍消毒中也很少使用。球蟲卵囊的抵抗力很強,一般在土壤內可存活4~9個月,在樹蔭下的土壤內生命力達15~18個月。同時在溫暖潮濕的季節(jié)和地區(qū),卵囊發(fā)育很快,外界氣溫在20℃~35℃時,只需18~36小時就可以形成孢子化。因此,雞舍內球蟲卵囊很難清除干凈,從而使雛雞在進入雞舍先進天起就處于球蟲感染的威脅之中。臨床上表現為,低于7~9日齡的雞群就會爆發(fā)球蟲病。隨著肉雞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惡化,低日齡肉雞發(fā)病的現象越來越常見。
2.發(fā)病常年化。過去肉雞的球蟲病多發(fā)生于溫暖潮濕的季節(jié),但目前肉雞以密閉飼養(yǎng)為主,育雛期溫度較高、通風不足導致濕度過高,使球蟲病發(fā)生的季節(jié)性不再明顯。(責任編輯: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