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有有健胃、提神、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功效其作為蔬菜加入菜色之中有畫龍點睛的功效。韭菜是兩年生的植物,管理起來也比較方便,這樣可以食用也能藥用的蔬菜種起來容易,種好就需要技術(shù)了而病蟲害的防治更是重中之中。
韭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葉、花薹為產(chǎn)品,風味鮮美,既是鮮食蔬菜,也具有藥用價值。韭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纖維素,具有健胃、提神、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1、選擇良種
宜選用分蘗較多、假莖粗壯、葉片肥大、耐寒力強、生長勢強、耐弱光、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葉色深綠、纖維少、抽薹晚的品種,如漢中冬韭、馬藺韭、791雪韭、賽青等。
2、苗床準備
韭菜喜肥好濕,宜選擇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zhì)、灌排方便的田塊育苗。深耕細耙、施足基肥是韭菜豐產(chǎn)的關(guān)鍵,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2 500~5 000 kg、三元復(fù)合肥50~60 kg作基肥,與土壤翻耕均勻,整成寬1.6~2 m的平畦。
病蟲害
3、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3 d,然后用清水浸泡4~6 h,洗凈后播種,也可經(jīng)過催芽后再播種,每667 m2用種量為3~5 kg。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當?shù)販胤€(wěn)定在12 ℃左右時播種,要避免與蔥蒜類蔬菜連作。播前澆足底水,水滲下后先撒一薄層細土,再均勻地將種子撒入苗床,播后覆細土1.5 cm,第2天再覆細土1 cm,保持表土疏松濕潤,以利幼苗出土。
4、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輕澆、勤澆水,經(jīng)常保持畦面濕潤,防止土壤干旱。當苗高4~6 cm時及時澆水,以后每隔5~6 d澆1次水;當苗高10 cm時,每667 m2隨水澆施尿素10 kg;當苗高15~20 cm時,再隨水澆施尿素10 kg后蹲苗,以促進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協(xié)調(diào)生長。
為防止韭蛆為害幼苗,可隨水施入敵百蟲進行防治,每667 m2用藥量為0.5~1.0 kg。及時拔除雜草,也可用藥劑防除,播種后每667 m2用50%丁草胺乳油 150倍液、或60%殺草安乳油400倍液、或25%除草醚可濕性粉劑150倍液進行防除;出苗后每667 m2用50%利谷隆100倍液或50%除草凈100倍液進行防除。
5、定植
5.1、定植期
當幼苗高15~20
5.2、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4 000~5 000 kg,深耕25~30 cm,耙細,整成寬1.6~2 m的平畦。
5.3、合理密植
適宜的行距為20~25 cm,穴距15 cm左右,每穴栽韭苗25株左右,一般每平方米以栽800株左右為宜。
5.4、栽植方法
韭苗要隨刨隨栽,刨出幼苗后,將須根頂端剪去,僅留2~3 cm長的根,再將葉片頂端剪去一段,以減少葉面蒸發(fā)。按計劃穴行距挖穴或開溝,每穴栽的韭苗鱗莖要齊平、株間要緊湊,鱗莖頂部埋入土中3~4 cm,韭墩四周用土壓實。
6、田間管理
6.1、定植當年的管理
為保證幼苗成活,栽后應(yīng)立即澆水。當新葉出現(xiàn)、新根發(fā)生時,每667 m2沖施尿素25~30 kg。雨季注意排水和清除雜草。8月中旬,每667 m2追施餅肥200 kg或腐熟的廄肥1 000~1 500 kg,肥土應(yīng)混勻,施后隨即澆水,以后每隔5~6 d澆1次水。9月中旬,每667 m2追施尿素25~30 kg或三元復(fù)合肥50~60 kg,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土壤封凍前澆足水,以利越冬和翌春嫩芽萌發(fā)。
6.2、定植第2年的管理
韭菜長至第2年后,每年的管理方法基本相同。早春為了提高地溫,促進萌發(fā),應(yīng)將畦面上的枯葉和雜草清除。為延長韭菜壽命,促進新根發(fā)育,應(yīng)在畦面上鋪撒2~3 cm厚的細土,同時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2 000~3 000 kg;新芽出土后澆1次人畜糞尿水,待苗高15~18 cm時澆水;收獲后2~3 d再次施肥澆水,每收獲1次,每667 m2就沖施尿素30 kg。夏季既要注意排水,又要加強通風;秋季是韭菜旺盛生長期,要加強肥水管理。在當?shù)鼐虏说蛭?0 d左右停止收割,使其自然凋萎,將營養(yǎng)轉(zhuǎn)移到根中,為翌春韭菜健壯生長打好基礎(chǔ)。
7、韭菜病蟲害防治
7.1、灰霉病
選用抗性品種;清潔田園,適時通風,降低濕度。藥劑防治可在每次收割后蓋土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速克靈1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4次。
7.2、根腐病
多發(fā)于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因排水不良、土壤濕度過大造成。在夏季雨季來臨前應(yīng)停止灌水,進行蹲苗,雨后及時排水防澇。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用1∶1∶300的波爾多液灌根防治。
7.3、疫病
發(fā)病初期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 200倍液噴霧防治,每667 m2噴藥液50 kg,每隔5~7 d噴1次,連噴3~5次。
7.4、韭蛆
韭蛆是為害韭菜最嚴重的蟲害,一年四季均可為害,其幼蟲常聚于韭菜根叢中蛀食鱗莖,造成植株長勢弱,枯萎死亡,甚至腐爛。防治方法為:
7.4.1、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雨季加強排水,避免瀝澇;防止發(fā)生根腐病或塌秧,以避免糞肥發(fā)酵,植株腐爛發(fā)臭,招引種蠅產(chǎn)卵,孳生蛆蟲。
7.4.2、使用50%辛硫磷800倍液灌根,殺死蛹、卵及孵化的幼蟲。
7.4.3、施草木灰防治韭蛆。扒開韭菜根叢后撒一層草木灰可起到干燥作用,有防蛆滅蛆的效果,兼起肥料作用。
7.4.4、用50%辛硫磷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500倍液對準韭菜根部噴灌防治;在成蟲羽化盛期,用2.5%綠色功夫菊酯3 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3 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每10 d噴1次,連噴3~4次,可殺滅成蟲,減少韭蛆產(chǎn)卵繁殖數(shù)量。
8、采收
8.1、采收時期
春季葉片生長旺盛,是主要收獲期;夏季高溫多雨,品質(zhì)變劣,多不進行收割;秋季葉片再次旺盛生長,進入收獲盛期。如采用保護地栽培,冬季也可供應(yīng)市場。
8.2、采收次數(shù)
一般1年采收5~6次,若肥水條件好且管理得當,可采收7~8次。一般667 m2產(chǎn)量為4 000~5 000 kg,高產(chǎn)的可達7 000~8 000 kg。
8.3、收獲方法
當苗高25 cm左右、生長期達到20~25 d時即可收獲。收獲時間以晴天早晨為宜,一般留茬2~3 cm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