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脂肪不消化又稱脂肪瀉。是由于脂肪吸收不良所致的綜合征,在很多種疾病中都可見到,如胰、肝、膽及腸道疾病由于腸道病變引起的脂肪瀉,多同時伴有其他的營養(yǎng)吸收不良,稱之謂脂肪吸收不良綜合征。那脂肪不消化的原因是什么?脂肪不消化怎么辦才好呢?
一、脂肪不消化的病因
想要知道脂肪不消化怎么辦,首先得了解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膽汁分泌減少:各種原因所致的膽管梗阻,如先天性膽道閉鎖或膽道感染;還有多種肝病所引起的膽汁分泌減少,如膽汁淤積性肝炎晚期肝硬化等。
2、胰腺疾?。阂认偌膊∫鹨认偻夥置跍p少或缺乏,腸道對脂肪的消化吸收不良。出現(xiàn)脂肪瀉的時候,胰脂肪酶的分泌常常低于正常量的10%。嚴重脂肪不消化主要見于先天性囊性纖維性變和胰腺全切除的患兒。
3、腸道疾?。焊鞣N原因導致小腸吸收面積減少、黏膜表面病變腸壁浸潤及酶缺陷等,均可能會影響脂肪在小腸的正常攝取、加工和吸收引起的腸道感染性疾病、腸道寄生蟲病炎癥性腸病、短腸綜合征、腸淋巴管梗阻。
4、代謝及其他原因:內(nèi)分泌紊亂疾病如腎上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其他原因所導致的腸吸收不良病征;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和結締組織病等。
二、脂肪不消化的臨床表現(xiàn)
1、一般表現(xiàn):患兒食欲不振、發(fā)育落后、體重減輕消瘦、精神倦怠、好哭、營養(yǎng)不良。腹瀉嚴重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
2、腹瀉:主要表現(xiàn)為脂肪瀉,糞便量及次數(shù)增多典型糞便色淡,部分腸炎的人,還會因腸道里膽綠素的原因讓大便看起來呈綠色。吸收灰白色油脂狀量多且惡臭,所含脂肪可漂浮于水面。伴腹脹、腹痛,精神倦怠好哭。
3、腹部脹滿:由于腸內(nèi)儲存不消化食物。同時腸肌軟弱使得腸腔內(nèi)積氣所致。
4、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病程遷延、腸黏膜廣泛病變所致脂肪不消化病程遷延可引起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A缺乏性眼病,可表現(xiàn)為角膜干燥、畢脫斑等;維生素D缺乏可致佝僂病、手足搐搦癥;維生素E可致近端肌肉的萎縮;維生素K引起出血傾向,凝血酶的時間延長可引起低蛋白血癥、水腫營養(yǎng)性貧血及腸病性肢皮炎等。
5、其他:因腸道廣泛吸收不良常伴其他多種營養(yǎng)素吸收障礙引起相應的表現(xiàn)如低蛋白血癥、水腫、營養(yǎng)性貧血、腸病性肢皮炎和繼發(fā)多種微量元素缺乏。
三、脂肪不消化怎么辦
現(xiàn)在大家對脂肪不消化也有所了解了吧,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脂肪不消化怎么辦的具體措施吧。
1、原則
(1)給以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飲食。
(2)肌注補充足量的維生素A、D及K等脂溶性維生素防治其缺乏。
(3)因單糖類較易吸收,可供給香蕉等含大量果糖的食物。
(4)對較重的患兒療效不好時應用全靜脈營養(yǎng),使腸道得以休息并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和熱量。
(5)病因治療:主要應根據(jù)病因進行治療:如胰腺功能不足,可給胰酶片(內(nèi)含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淀粉酶);乳糜瀉應限制進食麥類的食物;牛奶或豆蛋白過敏者,則需停用相應食物;膽鹽缺乏除了要治療原發(fā)病以外,如先天膽道閉鎖需手術治療,宜在飲食中加中鏈三酰甘油以改善病兒的營養(yǎng)狀況,中鏈脂肪不需要通過膽鹽的作用,其可以直接被小腸吸收,但長期使用需注意有發(fā)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的可能。
2、靜脈營養(yǎng):營養(yǎng)不良患兒引起的脂肪瀉,可先采用靜脈營養(yǎng),情況改善后可逐步增加飲食。脂肪不消化應通過胃腸外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同時伴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不良者,也應設法補充,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B12、葉酸、鐵、鋅等,有貧血時可輸血,低蛋白血癥可輸血漿或人血白蛋白。
3、限制進食麥類食物:乳糜瀉應限制進食麥類食物。
4、抗生素:有些脂肪不消化與細菌作用有關,如小腸上部細菌過度繁殖可使膽鹽分解,從而影響脂肪吸收;熱帶口炎性腹瀉一般認為與細菌和其它損害小腸的吸收功能相關,均需采用適當抗生素治療藍賈第鞭毛蟲感染宜用甲硝唑治療。
四、脂肪不消化的預防
知道脂肪不消化怎么辦的處理方式了,大家較好還是懂得其預防才好哦。所以必須積極防治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積極治療各種梗阻性黃疸,治療各種腸道感染性病癥可以預防本癥的發(fā)生。
結束語:跟大家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脂肪不消化都認識清楚了,也知道脂肪不消化怎么辦的解決方法,我們只有做好預防,身體才會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