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胃病的其中一種,它是有臨床表現(xiàn)的,當(dāng)然就會帶來一些讓人難受的癥狀,而且長期如此不管它的話可能還會進一步加重胃病。那么胃下垂是怎么引起的呢?胃下垂的癥狀有哪些呢?胃下垂吃什么可以治療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一、 胃下垂的起因
1、 體型瘦長、體質(zhì)虛弱、腹壁松馳、腹肌薄弱者易產(chǎn)生胃下垂。其中的原因是由于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松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下降、胃的蠕動較以前減弱。
2、 婦女產(chǎn)后,腹壓突然下降,或瘦長體型、慢性消耗性疾病和長期站立或臥床少動的人,容易患此病。
3、 飲食習(xí)慣不好,比如經(jīng)常在走動尤其是走路的速度還很快的情況下進餐。
二、 胃下垂的癥狀
1、 腹脹及上腹不適: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 腹痛;多為持續(xù)性隱痛。常于餐后發(fā)生,與食量有關(guān)。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的感覺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guān),飯后的活動經(jīng)常加重疼痛感。
3、 惡心、嘔吐:常于飯后活動時發(fā)作,尤其是進食過多時這種情況更加明顯。這是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的原因,隨之出現(xiàn)惡心、嘔吐。
4、 便秘。便秘多為頑固性,可能由于同時有橫結(jié)腸下垂,使結(jié)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三、 胃下垂吃什么
1、 胃下垂吃什么之飲食原則
(1) 適宜吃的食物:宜多食用有補益作用的高蛋白、高熱量、多糖、低脂肪飲食;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如紅棗、杏仁、鮮藕汁、羊肉、狗肉、生姜等;經(jīng)常食用對胃有益的食品,如卷心菜、胡蘿卜、猴頭菇、酸奶、山楂等。
(2) 不適宜吃的食物:忌吃生冷與刺激性強的食物,忌煙、酒;忌大量飲用水及各種飲料;忌過多食用體積大的食物。
2、 胃下垂吃什么之食療方法
(1) 豬肚黃芪湯
做法:豬肚1只,黃芪200克,陳皮30克。將豬肚去脂膜,把它洗干凈,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然后再放入豬肚中,用麻線把他們扎緊,加水到鍋中然后使用小火燉到豬肚熟,再加適量調(diào)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5只豬肚為一療程。
功效:黃芪為補氣要藥,陳皮理氣健脾,和中消滯;豬肚能補胃、益氣。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強健脾胃,改善氣滯,止疼痛,對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效驗。
(2) 豬脾棗米粥
做法:豬脾2具,棗10枚,100克的粳米。將豬脾洗凈切片,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diào)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效:豬脾可健脾胃,幫助消化;大棗和胃養(yǎng)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共煮成粥對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有康復(fù)保健之效。
(3) 芪豆羊肝湯
做法:黃芪15克、黑豆50克、洗凈的羊肝1具。取黃芪15克,以布包好,與黑豆50克、洗凈的羊肝1具,共燉至羊肝爛熟,去黃芪,羊肝切片后再入湯中,酌加食鹽略煮即可。日內(nèi)2次分服,連服5-7日。
功效:可溫中散寒、益氣升提。用治脾胃虛寒、胃下垂。
(4) 紅參升舉粥
做法:將6克紅參研為細末,各10克的小茴香、升麻、石榴皮用水煎煮,取藥液60克粳米煮粥,人參粉入粥中,攪勻即可。1次或者2次服完,隔一天1次,服7劑為1療程。
功效:補元舉陷。適用于胃下垂、腸下垂、久瀉、脫肛、脘脹、納少、體瘦乏力等癥。
(5) 素筍瘦肉盅:
做法:用好面筋,切成手指長的條,入肉湯和雞湯中煮3~4沸,撈出擠干湯汁,入鍋中先焙,夾出小茴香數(shù)粒研碎(不可研太細),合花椒、赤曲少許,用湯泡軟,蔥頭1個切細絲或小丁,苦杏仁1把去皮尖搗碎,用酒調(diào)湯,鍋內(nèi)候熟住火,先傾苦杏仁入酒湯內(nèi)沸過,次下面筋條及備好的調(diào)料,用鐵鏟頻頻翻轉(zhuǎn)收汁,盛在碗內(nèi)按實,用荷葉益好,6~8小時后可食用。
功效:益氣補虛,升陽溫中。治脾胃虛弱,胃氣不固,氣虛體弱,胃中虛寒,疼痛喜按,胃下垂等癥。
胃下垂吃什么,以上這些食療方對治療胃下垂就有這明顯的療效,大家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