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錐尾鸚鵡的飼養(yǎng),太陽錐尾鸚鵡體長30厘米。烏體為金黃色,頭頂、臉頰麗側(cè)、下腹部和背部下方都帶有點橘色的色調(diào);尾巴內(nèi)側(cè)的主要覆羽為深綠色并帶有點金黃的色調(diào),翅膀部分的主要飛行羽為深綠色,尖端帶有點藍色;翅膀外側(cè)的次要飛行羽為金黃色,并摻雜些許深綠色的羽毛;眼睛外帶有一圈白色的裸皮;烏喙為黑色,虹膜為深棕色。幼鳥體色和成鳥相同,但是頭部的金黃色帶有許多綠色的羽毛,翅膀也大多為綠色。
太陽錐尾鸚鵡主要棲息于灌木以及充滿樹木的平原地區(qū)、開闊的林區(qū)以及棕櫚樹叢等地。通常以4-12只的小群體活動,有時候也會聚集30只左右的族群在果樹以及灌木叢間活動。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刺耳的鳴叫,非常吵鬧。當它們在覓食的時候相當安靜,有時候吃東西的時候會發(fā)出類似母雞般的咯咯叫聲。
太陽錐尾鸚鵡多產(chǎn)且全年均可繁殖;全身披著橘黃色的美麗羽毛,適中的體型,活潑可愛。非常適合人工飼養(yǎng),所以一直以來就是鸚鵡飼養(yǎng)者的最愛;從小養(yǎng)大的太陽錐尾鸚鵡不吵鬧,喜歡親近主人。由于飼養(yǎng)和繁殖比較容易,所以人工飼養(yǎng)的太陽錐尾鸚鵡數(shù)量非常多,籠養(yǎng)鳥或鳥舍中的成鳥尖銳刺耳的聲音常常令人生厭,啃咬力強,時常提供一些新鮮的樹枝供其啃咬。食物為新鮮蔬果、青菜、種子、核果等,生性活潑好動,活動力強,是相當活躍的中型鸚鵡。
繁殖太陽錐尾鸚鵡并不困難, 年可產(chǎn)3-4窩,平均的窩卵數(shù)約為3-5顆,孵化期23天,50天左右羽毛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