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鲺病的癥狀】鲺寄生在錦鯉體表,主要是寄生于鰭上,肉眼可見。它們用口剌吸血,并分泌毒液,刺激魚體,造成病魚極為不安、難受,表現(xiàn)在魚游泳時常以身體摩擦池底或聚在池中一角,最后固體力衰弱產生并發(fā)癥而死。
【錦鯉鲺病的流行及危害】在室外養(yǎng)殖錦鯉時最常見,對魚種的危害較大。5-9月份較多見,注意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體長5毫米、寬3毫米的蟲體寄生在鰭上。
【錦鯉鲺病的防治方法】治療用鑷子拔去蟲體,并在傷口上涂紅汞水;用 90%晶體敵百蟲0.2-0.5毫克/升濃度全池潑灑。藥施時間在下午4-5時,效果理想,用0.5毫克/升濃度滅蟲靈B型全池潑灑。機械損傷 因撈魚、運魚等操作不慎而使魚受到機械性的傷害,有時候雖然傷得并不厲害,但因為損傷后往往會繼發(fā)細菌、病毒感染或寄生蟲病,也可引起錦鯉續(xù)發(fā)性死亡。機械損傷的主要原因有壓傷、碰傷、擦傷和強烈的振動。
預防方法首先要改進漁具和容器,盡量減少捕撈和搬運,在捕撈和搬運時操作要小心謹慎,并選擇適宜的時間;錦鯉室外越冬池的底質不宜過硬,在越冬前應加強肥育;在人工繁殖過程中,因注射或操作不慎而引起的損傷,可及時在傷處涂抹溴氰菊酯藥液,受傷較重的要注射鏈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