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甜豌豆是廣東近幾年從臺灣引進推廣的甜豆新品種,一般畝產(chǎn)1250—1500公斤,高產(chǎn)達2000公斤。其結(jié)莢飽滿,顏色青綠,外型美觀,食味甜脆爽口,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價格較其它豌豆高,種植面積發(fā)展較快,現(xiàn)我省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其前作可以是水稻、玉米、冬瓜、葉菜、花卉等作物,秋冬種植甜豌豆到次年2、3月才收獲完畢,是秋冬種植較為理想而經(jīng)濟效益較好的一種作物。從近年來的市場銷售來看,其銷路和價格較為穩(wěn)定。保鮮貯存后仍能保持其產(chǎn)品的新鮮青綠和甜度,產(chǎn)品旺銷港澳市場,具有較好的開發(fā)前景。
一、品種特性
奇珍甜豌豆喜歡冷涼天氣,耐寒而不耐熱,適宜生長溫度為16—23℃。廣州地區(qū)一般在9月下旬以后播種,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較佳。近年來,我省山區(qū)發(fā)展反季節(jié)蔬菜生產(chǎn),將播種期提早到8月份。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地區(qū)于7月中旬可播種,海拔在600—700米的在7月下旬可播種,海拔400—600米的8月上旬可播種,海拔300米以下的8月中旬可播種。植株半蔓生,蔓長1·8—2·5米,分枝力強,結(jié)莢多,每株可結(jié)莢20—30個以上,莢大粒大,花白色,豆莢呈圓長型,屬軟莢型品種。每100克豆莢中含蛋白質(zhì)1·3克,維生素30·8毫克,營養(yǎng)豐富。
二、選擇地塊
奇珍甜豌豆忌與其它豆科作物連作,也忌偏酸性土壤,應選擇排灌方便、肥力中上、連續(xù)兩年未種過豆科作物的砂壤土田地,以pH值6—7為宜。
三、整地與施肥
整地時將土壤深翻一次,每畝施石灰75公斤,然后耙碎充分曬白,按南北方向起畦,畦寬1·3—1·5米,高25—30厘米,溝寬約30厘米。每畝用雞鴨糞750公斤或花生麩50公斤加磷肥80公斤作基肥。要注意將基肥施于播種溝兩側(cè),使種子不要接觸肥料,預防出苗后燒傷引起根腐病。
四、適時播種
施足基肥,整平畦面,每畦單行種植,于畦中間開淺溝播種,單粒點播,株距4—5厘米,每畝播種量2—3公斤,播后覆土2厘米,播種時種子要干播,不要浸水,有條件的較好覆蓋一層稻草。晴天播后即灌“跑馬水”,畦面濕透即排干水,切忌浸水和漬水。隨后畝用“丁草胺”150毫升兌水80公斤均勻噴于畦面及溝底,防除雜草。4天后,豆苗剛出土時,及時揭開稻草于豆苗兩旁,既可防止出現(xiàn)高腳苗,又可保濕防熱。
五、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并要注意蟲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地老虎”咬食幼苗應立即噴藥防治。水分要求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切忌漬水和土壤過濕。苗期施肥以施液肥為主,齊苗后5—6天,畝淋尿素1·5公斤。齊苗后10天畝淋尿素2公斤,以后每隔5—6天,畝淋復合肥3公斤。每次淋液肥不要把液肥淋在豆苗心上,以免傷害幼苗。苗高30厘米時結(jié)合中耕除草,小培土護苗。在未插竹竿前,畦面開條淺溝,畝施花生麩40公斤,鉀肥10公斤,接著培大土,并疏通畦溝,便于排灌水。
六、插竹竿引苗上架
中耕培土和引苗上架是甜豌豆高產(chǎn)栽培的必要措施。苗高30厘米時,可插竹竿引蔓。在畦中間按30厘米的距離交叉插竹竿,竹長約3米,畝用竹竿約3000條。插好竿后,用纖維繩沿著竹竿向上、每隔30厘米左右橫向牽一條膠繩,共牽4—5條,以利于豆苗向上攀緣。
七、開花結(jié)莢期管理
奇珍甜豌豆全生育期120天,播種至始花約60天,始花至收獲期約60天。初花期畝用復合肥15公斤進行條施。初莢期畝可用“802”200毫克兌水淋根或葉面噴施,亦可使用其它營養(yǎng)生長素,如“保得”、“美奇”、“利果美”、“膨大素”等噴施葉片和豆莢或兌水淋施。其使用量分別是:“保得”畝用30克,“美奇”畝用30克,“利果美”本品400倍,“膨大素”50克,兌水25—30公斤噴施。使用葉面肥,能促進根系吸收養(yǎng)分,活化豆苗,健壯植株,提高豆莢品質(zhì),促進開花結(jié)莢,使花多莢大,豆莢青綠鮮艷,并增強抗病能力,延長豆苗生長壽命。甜豌豆開花結(jié)莢期間需水量較大,要保持土壤濕潤,晴天可結(jié)合施肥灌“跑馬水”,浸至畦面濕潤為宜,速灌速排。雨天要及時排除漬水,防止根系受浸早衰引致病蟲害發(fā)生?!?/p>
本文標題:臺灣奇珍甜豌豆的栽培技術
>> 同類技術
相關評論
按分類瀏覽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