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卵孵化時,濕度高低,是成敗的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在自然條件下,產卵處濕度忽高忽低,時濕時干,是造成孵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是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如卵旁砂中含水量少,水分被砂粒蒸發(fā)掉,使卵得不到水分,會干死卵粒。如砂中含水量過高.在砂中形成水膜,造成砂中空氣流動受阻,使卵粒缺氧,閉死胚胎把出現動物極的卵放在水中孵化或遇上暴雨浸泡會成死卵,孵化率為。。據試驗證明。在卵粒大小、數量、砂粒、孵化溫度、放置方法完全相同的情況下,當砂中含水量為500^-12%時,即用手掌握緊砂粒,松手后成團,落地散開時,孵化率較高,可為95%,只需45-50天出殼。當砂中含水量為1%^- 3%時,即用手握砂不成團時,孵化率最低,僅為15%,需44^-46天出殼。當砂中含水量為24%-31%時,即用手握砂,水往下滴時,孵化率只為20%,稚鱉要47-48天出殼。因此鱉卵孵化時,要時刻檢測砂中含水量,使含水量穩(wěn)定在5%~ 12%之間,檢驗法,可用手握砂試驗。
鱉卵孵化時用水:應是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新鮮水,選用人畜食用的清潔衛(wèi)生的飲用水較好。